A股魯企“成績單”出爐!306家公司凈利1560億彰顯山東經濟韌性
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披露收官,A股魯企交出“答卷”,從中可見山東經濟發展韌性。八成A股魯企實現盈利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山東308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ST新潮和玉龍股份未披露之外,有306家披露了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報。306家魯企去年共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1559.87億元;營業總收入29457.9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244家實現了盈利,占比80%;140家凈利潤過億,占比46%;有31家魯企利潤增速超過100%。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微觀主體的經營韌性,更勾勒出山東經濟在復雜國際環境中的穩健底色和韌性潛能。
年報顯示,家電、機械等傳統產業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利潤率提升,消費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營收增速普遍加快。
海爾智家凈利潤4年翻倍,為2024年魯股盈利第一名。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2859.8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凈利潤187.4億元,同比增長12.9%。
受市場和成本影響,盈利第二名、第三名的兗礦能源、萬華化學凈利潤同比下滑。面對煤炭市場震蕩下行等挑戰,兗礦能源歸母凈利潤為144.25億元,同比下降28.37%。萬華化學以1820億元的營收再創新高,但受市場價格和原料成本波動等影響,歸母凈利潤同比跌超20%。
盈利第四名的濰柴動力迎來歷史最高盈利數據,實現凈利潤114.03億元,同比增長26.51%,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
研發支出949億元,境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
年報顯示,以AI技術、半導體、新能源為代表的創新領域正在成為增長引擎。
創新驅動是價值鏈攀升的底層邏輯。作為全球首個推出800G可插拔光模塊和1.6T光模塊的廠商,中際旭創2024年度實現總營收和業績翻倍增長,其中,總收入同比增長12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8%。這些山東優秀創新企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遷,既增強了企業抗風險能力,也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研發投入是衡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2024年,A股魯企研發支出949.4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18家企業研發支出超10億元,海爾智家研發支出超100億。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A股上市公司境外業務收入8423.16億元,同比增長10%。從產品出口到產能出海,再到本土化建設,魯企通過構建完整的海外產業鏈,推動出海模式加速升級。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企業出海模式不斷升級。新北洋年報顯示,公司海外出口總收入同比增長24%,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達到42%,再創歷史新高;泰國公司的設立和投產,提升了全球化交付保障水平。
南山鋁業把先進的技術、工藝、管理和經驗打包出海,實現全球制造。出海模式升級,成為南山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2024年,南山鋁業歸母凈利潤48.3億元,同比增長39%。
一季度68家A股魯企盈利過億
公布一季報的306家A股魯企,一季度共實現凈利潤441.88億元,營業收入7097.56億元。其中,有245家實現了盈利,占比80%;14家實現了凈利潤超10億元,68家實現了凈利潤超1億元。
分行業來看,機械設備、有色金屬、通信等行業成績亮眼。一季度,中際旭創的800G產品出貨環比同比均實現增長,帶動單季度營收凈利潤創歷史新高,實現營業收入66.74億元,同比增長37.82%;凈利潤15.83億元,同比增長56.83%。
一季度“盈利王”海爾智家實現凈利潤54.87億元,同比增長15%。公司表示,通過深化數字庫存、數字營銷等,加速了零售模式轉型,提升了庫存周轉與倉儲配送效率、營銷投入產出效率。
青島港是北方件雜貨運輸核心樞紐,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8.07億元,同比增長8.5%;凈利潤14.02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一季度設備吞吐量同比增長40%,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占比提升至75%。
“A股上市公司業績穩中向好,還得益于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我們大力實施上市資源培育‘十百千’計劃,聯合深交所舉辦‘交易所直達基層加速跑’活動暨山東省擬上市企業座談會。”省委金融辦副主任李坤道介紹。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王新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