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讓城市更溫暖——泰安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下)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創建為民惠民靠民。一座城市前進的步伐,不僅在于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面子”,還在于柴米油鹽、最具煙火氣的“里子”。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也是體現群眾生活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標志。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道路更干凈通暢了,城區更和諧宜居了,市民更文明和善了……以文明創建持續推動城市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為民生福祉大文章增添了豐富色彩,文明,讓城市更溫暖。
城市面貌更新,文明創建品質提升
“現在樓房增加了保溫層,又重新粉刷一遍,樓頂防水層重新做了,路面也鋪上了瀝青,老小區現在也跟新小區一樣好了!”家住泰山區財源街道松園小區的翟先生面對如今煥然一新的小區,顯得十分高興。
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更是一座城市文明、民生溫度的最真實寫照。近年來,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其作為“保障民生需求、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舉措,針對群眾居住環境差、周邊設施不完備、生活不方便等問題拔刀抽刃,下大氣力解決。2022年我市共完成改造老舊小區共計82個項目、1754棟樓、60769戶、554.49萬平方米,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新建改建社區服務用房792平方米。今年,我市持續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全市計劃改造150個項目、366個小區、457.28萬平方米、涉及居民48757戶。聚焦為民、便民、安民,切實在改善環境、優化設施、提升服務方面實現新突破,做到應改盡改、能改則改,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2年7月,嶄新的靈山大街跨辛泰鐵路立交橋跨過閃光的鐵軌,暢通了泰城東部的交通循環,為周邊群眾送去生活的便捷。近年來,我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解決民生訴求,在打通出口、打通連接線、打通城市“動脈”、解決好“斷頭路”“卡脖子路”上出實招、辦實事,相繼打通了以擂鼓石大街、迎勝路南段、北上高大街為代表的“斷頭路”,并快速推進明堂路、擂鼓石大街東段、靈山大街東段、博陽路跨省莊互通立交橋重點道路建設工程,打通了一條條城市“血脈”,讓城市文明的春風在康莊大道上和暢吹拂。
城內路路暢,城外高速聯。“山東最美高速”濟泰高速公路將兩地間的行車時間縮短到30分鐘以內;寧梁高速、新寧高速讓新泰、寧陽、東平三縣市區實現高速串聯;青蘭高速泰安至東阿段結束了泰安至聊城沒有直通高速的歷史……目前泰安已建成多個高速公路項目,真正實現發展“加速”跑。
民生溫暖持續,文明創建“內外兼修”
城市的溫暖,在于群眾一朝一夕的柴米油鹽,在于群眾日復一日的衣食住行。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民生“雞毛蒜皮”的小事被當做“發展大事”,廣大市民不斷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春天的泰山腳下一片綠蔭,綠陰深處傳來一陣陣瑯瑯的讀書聲。2020年5月,泰山馮玉祥小學新校正式啟用,有效緩解了周邊群眾子女入學難的問題,成為我市優化教育布局、擴增優質資源的現實案例。從曾經的“有學上”到如今的“上好學”,我市積極在新建、改擴建中小學上下功夫,增加學位二十余萬個。2022年,全市新建改擴建15所幼兒園,新增學位1700個,新建改擴建12所中小學項目,新增班級307個,新增學位14775個。全市“校校通”“班班通”均實現全覆蓋,適齡兒童受教育權更有保障,群眾牽掛的孩子上學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中午11時,在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的“幸福食堂”里,老人們來來往往,分時就餐,僅能容下15張飯桌的小屋里充滿了幸福的味道。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社區老年“幸福食堂”建設,著力解決老年人就餐難問題,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截至今年,全市累計建成老年人社區“幸福食堂”217處,老年人不用走遠就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享受溫暖舒心的晚年。
“一個窗口就辦好了全部業務,省時又省力,真是太便捷了。”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社保醫保大廳,窗口工作人員根據王女士提供的信息,通過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大數據共享平臺,僅幾分鐘就完善了相關證明,讓王女士不需要再到民政、衛健、社區等部門來回奔波開證明。近年來,我市進一步打破數據孤島,大力推進數據資源匯聚、治理、共享和應用,充分發揮數據基礎資源作用,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讓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打造智慧城市服務新模式。自無證明社保啟動以來,全市共辦理“無證明社保”服務事項4.3萬件,經辦承諾事項校驗業務1863件,極大方便了人民群眾。
和諧氛圍濃厚,文明創建亮點紛呈
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行深致遠、長遠見效,離不開和諧融洽的社會氛圍打造,離不開創新實踐載體、全民共建共享的推動合力。在岱岳區道朗鎮里峪村,每個月的22日是村里老人的“免費理發日”,這一天志愿者們都會早早來到愛心理發屋,為老人們提供免費理發服務。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岱岳區按照“五有標準”建成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11個鎮街、479個村(社區)、36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同時,岱岳區“做活”內容傳播生命力,在全省率先成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研究所、協同創新中心,編寫通俗易懂的500句文明實踐“三字經”和30萬字宣講教材,累計開展宣講6300余場次,服務群眾90萬人次。目前,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2.2萬余支志愿服務隊伍、120萬“泰安小美”志愿者遍布城鄉,肥城市、岱岳區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創建者。市文明城市創建辦堅持自上而下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在全市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道德講堂”、道德模范巡講巡演等實踐活動,廣泛發動各級各部門、群眾團體、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同時堅持正面導向和反面曝光相結合,激發全民參與熱情,營造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行動的社會氛圍,構建起“全民參與、全域創建”的工作格局,繪就全民共治共享“同心圓”。
文明浸潤城市,創建惠及民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而泰安牢牢抓住造福民生的主要命題,立足實際、創新思路,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打造為民陣地,服務民生,暖民心、解民憂、增民利,真正詮釋了全國文明城市的人文內涵,也讓未來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的步伐,走得愈發堅定有力。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秦浩?攝影: 陳陽 趙文文 張汶寧?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