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強保障 益企惠民促發展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 3月29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金融助力·益企惠民”服務品牌創建行動方案》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緊緊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金融助力益企惠民”服務品牌,舉行了品牌創建啟動儀式,不斷引導金融活水支持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市金融穩定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金融助力·益企惠民”服務品牌創建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進一步深化政金企合作,搭建政金企合作平臺,優化提升金融益企惠民服務,推動金融產業政策深度融合,持續釋放益企惠民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科學性、精準性、實效性,共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方案》的出臺是金融系統貫徹落實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和市委“登高望遠奮力爭先”要求的具體實踐,對于泰安打造新型工業化強市,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方案》內容措施豐富,政策性、指導性、針對性強,堅持創建與創新并重、管理與服務并舉,賦能與輔導并行,既有對以前政策的鞏固和延續,也有對將來發展的探索和嘗試,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創建格局。主要包括工作目標、重點工作、保障措施3個部分。
在工作目標方面,提出要搭建常態化、立體式、多層次、全方位政金企合作平臺,匯聚政金企高效聯動新合力,增添共同益企惠民新動能,打造具有知名度、滿意度的泰安“金融助力·益企惠民”服務品牌。
在重點工作方面,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提出6項具體任務。完善政策體系,豐富“金融政策超市”,進一步制定、修改、完善靶向型政策,開展金融政策“大放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政策貫宣模式,設立金融“驛站”,提升企業群眾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創新服務模式,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環和產業鏈、供應鏈,構建“一環兩鏈”服務體系,推行上門服務、定制服務、組合服務、全程服務。搭建“泰山撮合薈”平臺,為企業提供產品技術合作、專題撮合活動等定制化金融服務。打造金融為民“一刻鐘”服務圈,鼓勵銀行機構設立社區支行,增設終端服務設施。推動金融賦能,建立金融“白名單”制度,聚焦產業鏈,逐鏈建立金融支持“白名單”,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惠費率。實施金融“鏈長行”制度,探索“產業鏈集合貸”模式。推行“見貸即保”“見貸即擔”試點,推廣“產品大競價”機制,實現銀企雙方雙向選擇,探索投貸聯動機制,促進科技產業金融相互賦能。實施多元合作,開展省級金融機構領導泰安行活動,深化戰略合作,開展主題式政金企對接活動,重點拓展“政企、金企、法企、校企”四個對接,開展網格化政銀企對接,以村、社區為陣地,推動普惠金融事業擴面增量降價。開展資本賦能,發揮藍海股交“泰安資本賦能中心”服務窗口作用,提供常態化路演、投融資對接等孵化培育服務。建立企業上市領導包保、“一函通辦”等機制,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企業上市賦能團,為企業上市提供全程服務。強化金融輔導,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產品”三送活動和“難題大攻堅活動”,定期解讀宣傳政策產品,直面企業會商研討,逐個“號脈”“開方”。開設“金融輔導講堂”和“金融輔導60秒”。全面提升企業提高企業運用信貸、發債、上市、再融資、融資租賃等綜合性融資工具破解融資難題的能力和水平。
在保障措施方面,主要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金融助力·益企惠民”品牌創建工作專班,加強重大問題研究,全面統籌工作開展。強化工作落實,要求各相關部門單位制訂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密切溝通對接,攜手聯動、形成合力。實行典型引領,及時挖掘和發現各單位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推出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經驗做法,利用多種媒介渠道宣傳經驗做法和工作成就。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蘇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