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28日下午,泰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泰安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擴大有效投資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的關鍵抓手。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牢固樹立“項目為王、實干為先”導向,完善項目策劃、調度推進、要素保障、考核評比等工作機制,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質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出“總量持續擴大、結構持續優化、活力持續增強”的良好態勢。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4%,居全省第4位,投資增幅及其在全省位次均為近年來最好成績。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堅持三次產業統籌推進、協同發力,突出重點、優化結構,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6.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7.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2.4%,三次產業投資占比為2:34:64。民間投資活力持續增強,同比增長17.4%,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66.9%,高于全省4.7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動力強勁。隨著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縱深推進,工業投資增勢良好、占比上升,成為拉動增長、提質增效的重要引擎。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7.8%、34.0%,分別高于全部投資10.4個、16.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33.8%,較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投資拉動明顯。扎實推進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基礎設施投資加力提速。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2.3%,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61.2%。基礎設施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為22.7%,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9個百分點。
新動能投資優化提速。以“四新”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四新”經濟投資活力充足、規模擴大。全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4.0%,居全省第2位,增幅和位次均實現近年來較大突破。“四新”投資增長31.4%,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1.3%,較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
重大項目建設支撐有力。開展項目建設攻堅突破行動,提速手續辦理,創新要素保障,構建全周期服務推進機制,推動項目加速建設。省市重點實施類項目提前3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年超額完成年度任務30.4%。建成京臺高速濟南至泰安段改擴建工程、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碳酸鋰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泰安至泰興段等一批重大項目,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穩投資政策落實成效顯著。緊緊抓住國家“穩投資”政策機遇,突出“六爭”引領,全力銜接爭取,全年爭取發改系統無償資金、專項債券資金分別是上年的1.3倍、1.4倍,有效緩解資金壓力,保障項目資金需求。全市投資項目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9.8%,高出全部投資增幅12.4個百分點,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51.1%,國內貸款增長15.2%。
總體來看,去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工作成效明顯,為全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今年,市發展改革委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圍繞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這個中心大局,抓項目、調結構、快轉型、促發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堅持目標導向,錨定“進八爭五奔前三”要求,拉高標桿、對標一流。狠抓運行監測,加強預警研判,強化過程管控,精準把脈、有效施策,全力在難題破解上取得新成效。狠抓項目謀劃,實施項目策劃大比拼活動,完善“全賽道”落地競爭機制,推動項目數量、項目質量、投資總量“三量齊升”,努力在項目謀劃上實現新突破。狠抓項目開工快進,開展項目推進提升行動,實施項目建設成效“綠牌激勵、黃牌提醒、紅牌通報”,推動形成更多有效投資,努力在項目推進上跑出“加速度”。狠抓要素保障,加強政策研究,強化爭取,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包,加速釋放政策紅利,竭力在服務保障上達到新高度,確保固定資產投資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全年“滿堂彩”。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池彥明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