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熱點丨山東農業大學段巧紅團隊打破遠緣生殖隔離 大白菜實現“擇偶”自由
遠緣雜交是不同種間、屬間甚至親緣關系更遠的物種之間的雜交,遠緣雜交育種是種質創新的重要途徑。然而,不同物種的兩個生物中間存在著生殖隔離,成為“卡脖子”難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遠緣物種中優異基因資源的開發利用。
26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段巧紅領銜的蔬菜生殖機理與育種應用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通過調控柱頭活性氧水平以維持種間生殖隔離的分子機理,并研發了打破遠緣雜交生殖隔離的育種技術,成功獲得了大白菜的種間、屬間遠緣雜交胚,開辟了遠緣雜交育種的新思路和新途徑。這意味著,該研究讓大白菜獲得了“擇偶”自由。
自交不親和育種及遠緣雜交育種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非常重要的育種技術。“由于我們過去對其調控機制認知不足,無法在育種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雜交親本的選配,導致很多有意義的育種項目被迫停滯。”段巧紅解釋道。
該研究成果深入系統地解析了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自交不親和及遠緣雜交不親和調控機理,為實現十字花科蔬菜作物雜交育種、遠緣雜交育種及種質資源創新等重要的育種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撐。該研究成果所提供切實可行的育種新技術包括打破自交不親和的育種技術及打破遠緣雜交生殖隔離的育種技術,是十字花科蔬菜育種的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親本繁種效率,促進了蔬菜種質資源開發利用,開啟了遠緣雜交育種的新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評價說,該研究系統解析了遠緣雜交生殖隔離的形成機理,開發了打破生殖隔離的遠緣育種技術,兼具理論創新性與育種應用價值,是植物生殖生物學與雜交育種領域的標志性成果。
“令人振奮的是,我們通過研發清除柱頭活性氧以打破十字花科蔬菜遠緣雜交障礙的育種技術,成功獲得了大白菜的種間、屬間雜交胚,為后續創制突破性新種質奠定了堅實基礎。”山東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楊琳欣喜地告訴記者,目前該項育種技術正應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育種。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通訊員 王靜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