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濤同志在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征程之際,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今天隆重開幕了,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凝心聚力、共商大計的盛會,是鼓舞斗志、團結奮進的大會。在此,我代表中共泰安市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政協委員和與會同志致以誠摯的問候!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泰安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和疫情反復沖擊等多重考驗,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各項部署,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黃河戰略、文旅融合、城市提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六項重點任務,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登高望遠、奮力爭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位次前移、爭創一流,多數指標和多項工作實現了“進八爭五奔前三”。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200億元,增長4%左右。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7億元,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同口徑增長5.7%,其中稅收收入達到157.4億元,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同口徑增長3.1%。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進出口總值實現390億元,增長35%左右。
這一年,我們喜迎二十大、貫徹二十大,“兩個確立”深入人心,推動了政治站位新提升。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著力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來。各級各部門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全市上下形成了奮進新征程的濃厚氛圍。省委和《求是》雜志社深入學習貫徹“兩個確立”理論研討會在我市成功舉辦,中央黨校、新華社、山東大學等百余名領導、專家齊聚泰安,深入研討闡釋“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歷史必然和科學內涵,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全市上下更加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
這一年,我們扭住發展第一要務、聚力攻堅突破,經濟建設提速增效,邁出了高質量發展新步伐。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系統謀劃頂層設計,確定“441X”現代產業體系和13個重點產業鏈,創新構建起組織、規劃、政策三個“1+N”推進體系,建立“五大比拼、兩大問效”等機制,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實現強勢開局、順利推進。鋰電新材料、智能起重機械、玻璃纖維新材料3個集群入選省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居全省第一。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2家,總數達到17家,居全省第4位。瑞福鋰業、力博重工、特變魯纜、泰山石膏4家企業入選省領軍企業庫。大力實施企業上市掛牌突破行動,確定40家上市“種子企業”,新巨豐首發上市融資11.5億元,打破我市12年沒有A股上市公司的局面。深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工程、重要事項200余項,實施的10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7億元,積極創建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泰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加快實施泰山博物院等十大標志性項目,成功舉辦2022泰山國際新聞出版合作大會,泰山國家圖書版權交易中心啟動運營。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積極培育城市經濟新業態。以工業化思維抓農業,實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程,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這一年,我們堅持人民至上、關注急難愁盼,民生項目按期完成,實現了民生福祉新改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超額完成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全市共組織上崗3.3萬人。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實施集團化辦學,成立42個教育集團,輻射192所學校,新建中小學12所、新增學位1.5萬個。扎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610元。在全省率先推出“無證明社保”服務,97項社保業務全部“免證辦”,做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一年,我們堅持有解思維、注重改革創新,發展活力充分迸發,彰顯了干部隊伍新擔當。打造“敢當”泰安改革品牌,評選“工作創新獎”,舉辦“登高望遠·改革賦能”系列新聞發布會,在全市營造了勇于創新的濃厚氛圍。建立協同高效要素保障機制、政務服務“好差評”等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啟用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的泰安市民之家,實現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百名科長大家評”、機關作風集中整頓等活動,激發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當、沖鋒在前,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和調整轉段,最大程度地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路步履鏗鏘,一路成果豐碩。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領航定向的結果,是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拼搏、務實苦干的結果,也飽含著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奉獻。一年來,十四屆市政協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主動謀事、傾心干事、協力成事,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見地、有分量、有實效的協商成果,“泰山協商”品牌初見成效,開創了我市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局面。廣大政協委員始終圍繞中心、履職為民,協商議政有深度、建言獻策有高度、民主監督有力度、服務社會有溫度,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每一份辛勤的汗水,都值得珍惜,每一個奮斗的身影,都值得銘記。在此,我代表中共泰安市委,向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啟下之年。全市各級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登高望遠、奮力爭先主旋律,緊緊抓住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文旅融合、黃河戰略、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實現這些奮斗目標,離不開全市干部群眾矢志不渝、篤行不怠,也離不開人民政協與市委同心同向、攜手奮斗。下面,我代表中共泰安市委,就人民政協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再立新功,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必須始終擁戴核心,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高舉旗幟才能引領方向,擁戴核心才能萬眾一心。要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作為人民政協的根本政治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地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要筑牢思想根基,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要抓牢政治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揮政協黨組的領導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兩個確立”的堅定捍衛者,做“兩個維護”的忠誠踐行者,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要樹牢全局觀念,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時刻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自覺在大局下研究思考、謀劃工作,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中心工作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努力把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成美好現實。
二、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必須始終緊扣中心,主動站位一線、服務發展大局。置身大局、融入大局、服務大局是政協的優良傳統,也是政協展現作為、體現價值的根本所在。要自覺把政協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謀劃推進,在助推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政協貢獻。要積極建言獻策,緊扣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文旅融合、黃河戰略、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重點任務,精準選題、深度調研、高質建言,不斷提高建言“靶向性”、資政“含金量”,以“高言值”體現“高價值”,把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聰明才智,轉化為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要積極牽線搭橋,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信息靈通的優勢,主動加強與各界別、各領域、各行業的溝通與聯系,積極投身招商引資主戰場、招才引智第一線,推動更多客商、項目、資金、人才匯聚泰安、建設泰安、發展泰安。要積極躬身實踐,以市政協領導干部聯系服務的重點產業鏈為依托,發揮廣大委員特別是企業家委員的能動作用,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融入全市發展大潮、做大做強產業集群,以實際行動詮釋政協委員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擔當。
三、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必須始終情系民心,堅守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政協委員肩負著界別群眾的信任和期待,理應把人民政協姓“人民”、為人民落到實處。要主動為民代言,真誠傾聽群眾呼聲,始終為百姓利益思與謀,為百姓困難議與行,為百姓期待鼓與呼,經常深入基層一線,通過調研視察等多種形式,獲取第一手資料,聽取最真實聲音,把“委員作業”寫進群眾心坎里。要傾心替民解憂,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時刻以民為鏡,堅持把群眾期待作為努力方向,把群眾口碑作為工作標尺,從基層和老百姓身上汲取營養、增長智慧、取得真經,把群眾意見和批評當作明鏡,照出差距、照亮自身、照明前進方向,贏得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
四、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必須始終鑄就同心,增進團結共識、凝聚奮進力量。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政協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在聯合各方、團結各界、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要凝聚思想共識,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功能,多說提氣鼓勁的話,多做凝心聚力的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齊眾心、匯眾力、聚眾智,精準有效地把市委、市政府聲音傳遞到社會各個階層,把市委、市政府要干的事變成群眾支持參與的事,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起熱愛泰安、建設泰安、奉獻泰安的強大力量。要深化團結合作,健全與各黨派團體定期溝通協商機制,積極聽取各民主黨派、無黨派、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廣大界別群眾的意見建議,把更多有志之士、有識之士、有力之士、有為之士動員起來,更好地鼓舞信心、昂揚士氣、激發干勁。要優化支持監督,堅持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寓監督于協商之中,綜合運用委員視察、政協提案等形式,把監督落腳點放到推動政策落實、問題解決上,放到加強團結合作、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上,助推全市各項重大決策、重點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五、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必須始終修身正心,夯實履職之基、展現良好形象。打鐵必須自身硬。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素質能力是政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協履行職能的前提和基礎。要注重制度建設,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出發,不斷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制度機制,扎實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注重從制度約束做起、從激勵獎懲嚴起,進一步鍛造過硬作風、弘揚實干精神,著力提高政協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要突出品牌建設,強化數字賦能、改革助力,探索構建程序合理、運行有效的協商民主體系,積極打造立體多元、共享度高的凝心聚力平臺,推動政協事業與時俱進、提質增效,持續放大“協力敢當”品牌優勢。要抓好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在政協工作中盡職盡責,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在界別群眾中示范引領,進一步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精神風貌。
政協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各級黨委要始終重視、關心和支持政協事業發展,多為政協解難題、辦實事,多給政協交任務、壓擔子,確保政協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機會、干事有舞臺、工作有作為,不斷鞏固黨委重視、政府支持、政協主動、各方配合的政協工作新局面。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新時代新征程,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登高望遠、奮力爭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始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用每個人的精彩一筆繪就全市發展的華彩篇章,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