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學院”建在產業鏈上,先試點后推廣
今年以來,泰安市總工會深入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打造了全國首個產業鏈上的工匠學院——泰山數字經濟工匠學院,以更全面、更多元、更高端的智能服務平臺,為產業鏈發展、全市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12月12日《山東工人報》)
全國首個建在產業鏈上的“工匠學院”,是進一步完善工匠培育機制,發揮大型企業辦學的特色和優勢的嘗試。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行業對文憑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加深,許多企業職工原先的崗位對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跟不上形勢,那可能會被淘汰。大型企業用工量十分大,如果要讓員工到外地去提升學歷,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把“工匠學院”建在產業鏈上,既可以讓職工在企業內入學,同時也可以讓企業根據企業的需要開設課程,給更多產業工人有了“工”變“匠”的發展機會。
產業鏈上建“工匠學院”,充分利用“內部專家+外部專家+高校師資”三方資源,結合大課堂、實操場等各授課點開展教學活動。教室像車間、老師像師傅、學生像徒弟,通過開展針對性極強的教學,產業工人實現了從無文憑、無技能、無保障的“三無”向有文憑、有技能、有保障的“三有”轉變,讓更多的產業工人畢業后在崗位上把自己的知識技能傳授給更多的新職工。
把“工匠學院”辦在產業鏈上,是推進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探索。當前,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不是討論“該不該做”“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應該“怎么去做”的問題。企業把“工匠學院”辦在產業鏈上,辦學模式、教學方式以及就業渠道等方面都應該大膽的創新和嘗試。各地要認真探索,明確企業辦“工匠學院”的試點原則,按照小步快跑、穩步推進的原則,依照“先試點,后推廣”的模式開展改革,根據試點情況不斷完善政策,解決“怎么去辦、如何辦好”的問題。(胡建兵)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