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說山東2022③|轉:這些故事里,藏著“齊魯新生”的密碼
編者按:
2022年,注定意義非凡。這一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之年。
年終歲尾,大眾日報推出“字說山東2022”全媒體策劃,以字為媒梳理盤點,通過述評、海報、視頻等全媒體形式,展現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聚力“走在前”的生動實踐和奮進成效,敬請關注。
你聽說過核能供暖嗎?
零碳、安全。
在山東海陽,“暖核一號”投運,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誕生。作為我國最大的核能供熱項目,“暖核一號”已投運工程的供熱面積占目前全國核能供熱總面積的86.7%。每個供暖季預計節約原煤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萬噸、煙塵691噸、氮氧化物1123噸、二氧化硫1188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1000公頃。
你見過這樣的柴油機嗎?
工作時很安靜,也沒有明顯尾氣。
作為我國柴油發動機龍頭的濰柴集團,濰柴動力“一號工廠”見證著中國柴油發動機綠色發展之路。生產設備已多次更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產品排放標準從“歐II”上升到“國六”。
你見過這樣的濟鋼嗎?
從濟鋼“創智谷”辦公樓頂層望去,3200立方米的高爐依然矗立在停產的濟鋼老廠區,周邊綠樹成蔭,成為城市公園一景。
作為我國首家全面退出鋼鐵產能的千萬噸級城市鋼企,從“靠鋼吃飯”到“棄鋼發展”,涅槃重生的濟鋼成了濟南市先進制造業的“種子孵化器”、空天信息產業的“鏈主企業”。
澎湃新動能,激蕩創新力。硬“核”供暖、濰柴集團的轉型升級、濟鋼的“棄鋼發展”,是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淘汰落后產能、升級改造傳統動能、拓展開發新動能的生動寫照。
如果說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的一場大考,新舊動能轉換就是這場大考中的山東卷。一個“轉”字,承載國家戰略,展現山東擔當,“轉”出齊魯新生。
2022年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突破之年,“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標基本完成,119項重點任務全面落地,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成效凸顯。五年來,山東累計治理“散亂污”企業11萬多家,化工園區由199個壓減至84個,化工企業入園率由不足20%提升至38%,整合退出地煉產能2352萬噸,壓減焦化產能1866萬噸……一系列壯士斷腕式的硬措施,換來發展空間的拓展。
這一年,山東高質量發展態勢強勁。
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提檔躍升,“四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1.7%,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6.8%,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分別達到2.3萬家和2.9萬家,培育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5個,入選國家級戰略性產業集群7個、數量居全國首位。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力支撐。山東堅持以“十強”產業為主戰場,加快推動新興產業擴容倍增、傳統產業蝶變升級,謀劃提出年度行動計劃,273項重點任務加快落地,“十強”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態勢凸顯,143個“雁陣形”產業集群總規模達到7.2萬億元。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濱州渤??苿摮?、菏澤現代醫藥港等一批區域科技創新高地在加速崛起。
這一年,山東高質量發展提速升級。
經濟發展如何,還得看項目。推進大項目建設,過去以月來計算進度,現在是用天來計算。投資過百億元的北京汽車整車制造總部基地項目,支撐萬華煙臺工業園成為全球最大聚氨酯制造基地的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項目,畝均產值達到3000多萬元的馬夸特汽車智能化系統制造項目,打造千億級打印機產業集群頭部引擎的捷普打印機整機生產項目……
自沿海到內陸,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蓬萊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和萬華煙臺工業園一起加快推進。煙臺的項目建設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縮影。
11月30日,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實現首臺整車下線,歷時不足一年,創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濟南速度,將帶動上下游優質企業集聚,成為區域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為濟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不到一年時間就實現首臺整車下線——這是濟南速度,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山東速度。
這一年,山東實現了一系列標志性、突破性的重大變化。
9月2日,國務院出臺重磅文件,明確了山東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賦予山東新的歷史使命——支持山東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基礎上,著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動力,努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山東不斷培育壯大新動能,前三季度“答卷”亮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9.8個百分點;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13.4%,增速高于全部投資6.9個百分點。
作為制造業大省,山東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前三季度,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28.6%,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1.1%,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今年,山東有14市上榜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向難而行,換得向陽而生。如今的山東,新生動能不斷涌現聚集,傳統優勢不斷夯實塑強,發展動力越來越強,發展質量越來越高。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山東將保持定力,永不懈怠,一往無前。
相關鏈接:
延伸閱讀: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