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系列述評② | 下好“先手棋”,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未來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就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奮力‘走在前、開新局’的現實行動,就是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舉措。
一個數字——200.6萬標箱!這是今年前9個月山東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貨運總量,同比增長20%的強勁態勢,山東港口青島港集裝箱海鐵聯運連續七年保持全國沿海港口第一,有力助推沿線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強勁引擎。
一項布局——目前,占地460畝,規劃建設面積24萬平方米的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冰箱一期)項目總裝廠房基礎回填完成(不包含地下通廊部分),預計明年7月主體竣工,11月正式投產,為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高地和中國北方工業互聯網生態示范區提供強力支撐。
一個倒計時——走進濰柴工業園南門,十字路口高聳的“科技塔”映入眼簾,液晶屏的2030年倒計時精確到秒。對這一倒計時的設置,濰柴員工都深知其然。員工梁時英解釋說:“到2030年,濰柴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新能源業務,要引領行業發展。”
錨定發展目標,吹響奮進的“號角”。當前,山東正以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為原則,大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山東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具有堅實的傳統產業基礎,而要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傳統產業則必然要向低碳化高端化轉型發展。近年來,山東堅持深化新舊動能轉換,發掘利用好本省優勢,陸續推出多項政策指引,助推傳統產業“騰籠換鳥”。從《山東省六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指導計劃》到“萬項技改、萬企轉型”雙萬工程的實施,山東把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主攻方向,“一業一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助推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
格局,事關全局。時鐘撥回到2020年,彼時的中國經濟遭遇嚴峻挑戰。世紀疫情突如其來,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受阻,跨國貿易投資大幅萎縮,過去那種大進大出、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國該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面向未來,我們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布局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創新動力蓬勃迸發,產業結構提檔躍升,新動能力量加速匯集。沿著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山東正扎實推進“十強產業”,切實落實“三個十大行動”,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不斷擘畫發展新圖景。
謀定而后動,蓬勃發展的態勢“勾勒”出山東的新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更要體現山東優勢。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有必要、也有條件在現代化建設上發揮更大作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是全局性定位的重大戰略,涵蓋了“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等重點任務,是我省發展戰略的集成,是各項工作的總牽引;是全方位要求的重大戰略,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方方面面,覆蓋每個地方、每個領域;是全過程引領的重大戰略,既立足當前解決全省高質量發展最緊迫的問題,又著眼長遠為全面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省謀篇布局。
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高點站位、精準施策。同時,把握未來主動權,就要在具體實踐中,關鍵要充分體現好“經濟實力強、人民群眾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優、生態環境美”五個內涵特征,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引領,努力實現山東發展五個方面“強”。
一是強企業。持續壯大市場主體規模,加快打造一批質量效益高、創新能力強、規模體量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引領型龍頭企業,培育一大批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強的中小微企業。
二是強產業。全面提升傳統產業,打造世界級先進鋼鐵、高端鋁業、綠色化工產業集群。著力突破新興產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領域,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基地。同時,持續壯大提升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形成“三次產業齊頭并進”格局。
三是強科教。加快打造一流創新平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設科教強省,爭當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四是強人才。深入實施泰山、齊魯人才工程,大力集聚戰略科學家、頂尖人才,主動融入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建設布局,加快建設人才強省。
五是強環境。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基本建成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成熟。
布局先手棋,落子制勝棋,走活關鍵棋。構建新發展格局,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要“分其詳于下”,把握工作著力點。山東立足實際率先探索,有利于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
方向已明,奮楫篤行,書寫更多壯麗篇章和更多動人故事。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勝利,需要沖破羈絆的闖勁,需要“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需要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實踐為證,時間為證——只有立足自身,努力煉就硬本領,才能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閃電新聞記者 張曉軍 駱寧 報道 責編 韓薇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