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二項舉措”支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 惠及民生,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政策紅利
11月16日下午,記者從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充分發揮醫療保障的支持作用,加快我市中醫藥產業和事業創新發展,提高我市人民群眾醫療保障水平,我市出臺了醫療保障支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若干措施,這些措施自2022年11月2日起施行。
降低中藥飲片及部分中成藥首先自付比例
作為患者能享受到的實實在在的福利,此次措施調整中藥飲片及部分中成藥首先自付比例。取消目錄內中藥飲片個人首先自付比例,按照甲類藥品管理;將62個國家談判中成藥納入醫院、藥店“雙通道”管理,將原先首先自付比例30%的部分藥品降為首先自付比例為20%,實現談判藥品的可及性,更好地保障參保群眾用藥需求。同時,我市不斷完善醫保中藥目錄管理。規范中藥飲片和治療性醫療機構中藥制劑醫保支付管理,將符合條件的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治療性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為了讓中醫藥服務惠及更多患者,我市鼓勵基層醫療機構推廣使用中醫適宜技術。參保居民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使用中醫藥治療,合規醫療費用醫保報銷比例不低于85%。
患者白天住院治療,晚上回家休息,也能享受醫保報銷結算,這就是快捷、高效的醫療服務新模式——中醫日間病房。按照臨床路徑清晰、診療規范明確、診療技術成熟、醫療質量可控、醫療安全可保障的原則,此次,我市將24種適于日間病房治療的中醫病種納入醫保支付,切實為患者減輕負擔和痛苦。據了解,先期我市已在泰安市中醫醫院開展試點,目前已有3840人享受到此項待遇,醫保統籌基金支付2165萬元。
支持中醫醫療機構及時納入醫保定點
支持中醫醫療機構及時納入醫保定點、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向中醫傾斜、支持中醫醫療機構醫共體建設……此次出臺的措施涵蓋了眾多實實在在促進中醫醫療機構發展的“干貨”。
為促進中醫醫療機構發展,我市支持中醫醫療機構及時納入醫保定點。中醫醫療機構正式運營3個月后提出醫保定點申請的,隨時受理、限時辦結。同時,及時將各級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全國異地就醫和省內異地就醫住院、門診慢特病和普通門診聯網結算范圍。在醫保支付方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向中醫傾斜。我市持續深化按病種分值付費(DIP)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國家試點,適當提高中醫醫療機構、中醫優勢病種的系數和分值;探索建立中醫醫療服務占比與醫保支付掛鉤的正向激勵機制,充分體現中醫醫療服務特點和優勢,引導醫療機構開展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服務。
此次,我市還著力支持中醫醫療機構醫共體建設,支持做大做強由中醫醫療機構牽頭組建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發展。對經批準允許在醫共體內調劑使用的治療性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按規定及時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治療性中藥制劑按乙類藥品進行管理,首先自付比例為5%。
積極推進中成藥和中藥飲片集中帶量采購
為了引導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擴大中醫藥服務惠及范圍,我市不斷深化中醫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依據中醫醫療服務特點,優先將功能療效明顯、患者廣泛接受、特色優勢突出、體現勞務價值、應用歷史悠久、成本和價格明顯偏離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調價范圍。對源于古代經典、廣泛應用、療效確切的中醫傳統技術以及創新性、經濟性優勢突出的中醫新技術,開辟新增價格項目審核綠色通道,按規定及時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進一步完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支付政策。
為切實減輕患者用藥負擔,我市積極推進中成藥和中藥飲片集中帶量采購,組織醫療機構參與山東省第三批藥品(中成藥專項)、全國中成藥聯盟采購和中藥飲片省際聯盟采購報量工作,做好集中帶量采購成果落地實施。
發揮中醫藥慢性病管理優勢,我市大力支持智慧共享中藥房建設,對符合規定的中醫藥線上診療、處方流轉等提供醫保結算服務,推動醫療機構、服務平臺中藥飲片采購存儲、處方流轉、醫保結算、調配煎煮、集中配送、質量管理一體化發展,提高中醫藥服務便捷度,方便人民群眾。此外,在過去基礎上,我市進一步總結推廣中醫藥慢性病管理服務模式,推進慢病專區建設,促進“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創新發展。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文潔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