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制定發布實施意見 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先行
日前,財政部制定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聚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方面,支持山東加快財政制度創新,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實施意見》是國家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歷史使命后,財政部貫徹落實相關決策的具體舉措。記者從省財政廳了解到,《實施意見》所含政策實、力度大、含金量高,將為我省加快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有力支撐。
統籌資金、債券、投資等資源要素向山東傾斜,是《實施意見》的鮮明特點之一。根據《實施意見》,中央財政將健全投入機制,增強財政保障能力。統籌中央有關轉移支付資金,加大對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等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在分配分地區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時統籌予以支持;加大中央基建投資對山東重大項目支持力度;創新財金協同政策,支持爭創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徑,也是動能轉換的內在要求。《實施意見》提出,創新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財政政策。支持實施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指導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有序推進排污權交易,探索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鼓勵探索打造“碳減排支持工具”,增強地方法人銀行參與碳減排融資能力;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森林碳匯、海洋碳匯保險產品,支持將相關保險產品納入地方優勢特色農業保險以獎代補政策范圍。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接續和升級。山東作為傳統工業大省,產業結構偏重,如今在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基礎上乘勢而上,探索形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模式,有利于在新賽道上贏得更大發展主動權。”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德軍認為,《實施意見》應時而生,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保障作用,將成為推動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引擎。
《實施意見》將重點支持山東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通過中央相關專項資金支持聚焦關鍵戰略性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統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等渠道,支持加快構建“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支持打造以濟青人才集聚平臺為引領的人才集聚雁陣格局,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提升創新支撐能力。
此外,《實施意見》提出,優化能源和交通結構。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資金支持小清河復航工程、京杭運河適宜河段復航、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推進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
據了解,為保障《實施意見》落實落地,財政部優先將相關改革試點、探索示范任務賦予山東。我省將積極探索有利于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形成山東路徑,為全國作出示范。
(大眾日報記者 王鶴穎 代玲玲 通訊員 孔德馨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