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四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 大眾日報評論員
把握大勢才能贏得未來,明確任務才能有的放矢。在不同歷史時期,提出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中心任務,是我們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書寫恢宏史詩和贏得偉大榮光的重要經驗。“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鄭重宣告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這是激勵前行的使命號召,也是面向未來的豪邁宣示。
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標。為了這一事業,無數先輩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提出九條本質要求,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旨歸意義,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優勢、實踐指引,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實踐表明,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它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彰顯了全人類共同價值,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前進道路上,我們一定要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深入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深刻理解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偉大的事業在承前啟后中推進,偉大的目標在砥礪奮進中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十九大報告基礎上,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進一步科學謀劃,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提出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明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目標,一系列新的思路深謀遠慮,一系列新的戰略高瞻遠矚,一系列新的舉措求真務實,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圖景更加清晰。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搞好這五年的發展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錨定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以復興之志凝聚磅礴之力,激發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牢牢把握前進道路上的重大原則。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前進道路上,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必須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的重大原則。這“五個堅持”,既涵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領導力量、道路選擇,又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立場、動力源泉和精神風貌,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全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以堅定的決心、信心、恒心,以強大的志氣、骨氣、底氣,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我們必將開創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