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手記|更多的小陳奔跑向前

□王凱
10月是高校的秋招季,明年畢業的大學生們開始忙著找工作了。
20日會議間隙,我和濱州市委書記宋永祥代表,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紅霞代表,就“找工作”話題聊了起來。
宋永祥代表說,濱州每年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在2.5萬人左右。為幫助大學生就業,濱州實施“逢九直播進百企,就業招聘送萬崗”系列直播招聘活動,先后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等專項活動。在駐濱高校開展“就選山東”集中招聘活動,還實施青年見習計劃,完善就業見習補貼政策。“今年前9個月,全市引進大學生13457人。‘選擇濱州—名校人才直通車’又快啟程了,將奔赴全國多個城市開展校園招聘。”
張紅霞代表說,魏橋創業是多業發展的特大型實體制造業企業集團,每年都有大量用工需求,對高素質人才求賢若渴。魏橋創業正通過為員工制定長遠晉升規劃、提高福利待遇等多種方式,吸引更多人才到企業“落地扎根”。
“王代表,你是干記者的,別忘了幫我們引才多宣傳宣傳。”張紅霞笑著跟我說。
二十大報告里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高校畢業生大省的山東,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促進畢業生就業,比如實施普惠政策,省內外普通高校畢業生可同等享受屬地就業創業優惠政策;打造“就選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線上平臺;對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實行“131”幫扶,至少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和就業見習機會;對低保家庭等畢業生實行“雙優先”幫扶,優先推薦崗位信息、優先組織參加就業見習和職業培訓,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等等。如今,青年人來魯留魯就業規模呈逐年上升態勢。
高質量的就業是雙向的選擇。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帶過的一名實習生小陳。新聞專業的她,研究生畢業后選擇了創業,成為一名專職美妝博主。這個領域,我很陌生,但95后的她告訴我,她把興趣變成了工作,樂在其中。
真好啊!我們國家的大發展,帶來了個人成長的新機遇。
最近發布的2022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與2015年版相比,凈增了158個新職業。新職業意味著新機會。二十大報告里明確提出,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小陳奔跑向前。
(作者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大眾日報記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