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強化戰略融入、生態融入、產業融入 推動“黃河戰略”落地落實
肥城全域處于黃河流域,自“黃河戰略”實施以來,肥城市圍繞生態環保治理、抵御自然災害、促進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等各項工作創新實干、奮勇爭先,努力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
以項目落實“黃河戰略”
做好“黃河文章”
大汶河磚舍攔河壩建于20世紀60年代,2004年主壩沖毀后,磚舍壩從此廢棄不用,南北交通亦中斷,肥城南部沿河各鎮地下水位下降明顯,缺水已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多年來,重建磚舍壩成為肥城市人民共同的心愿。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肥城市、岱岳區、寧陽縣交界處的大汶河磚舍攔河閘工程施工現場時,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施工中。大汶河磚舍攔河閘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農業灌溉、截流調蓄等功能的綜合性樞紐工程。“工程總投資6.38億元,是山東省內單體投資最大、單體規模最大、攔蓄水位最高的省重點水利工程。”肥城城投河務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曉東介紹,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攔河閘、提水泵站、交通橋、連接道路,上游河道整治等。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先后被列入《山東省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泰安市大汶河攔蓄工程》,是重點推動“黃河戰略”落地落實的一項水利工程。項目建成后,能夠攔蓄水4520萬立方米,有效調節洪峰,保障沿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該工程能有效破解肥城水資源短缺瓶頸,可通過引汶濟肥工程向南部工業園區、城區龍山河、中部山區供水,每年可滿足12.07萬畝農田灌溉取水需求,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保障糧食安全。“該工程通過回水區補充周邊地下水位,涵養地下水源,形成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系統,改善生態環境。”采訪時,施工現場相關負責人員介紹,肥城城投河務開發有限公司是項目法人單位。“我們嚴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設標準,把好質量檢測關、材料進場關和施工質量關3個關口,將該工程打造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百年工程。”梁曉東介紹。
據了解,肥城市用好項目載體,18個項目被列入泰安市級黃河重點項目庫,總投資37億元,其中6個項目被納入省級黃河重點項目庫。2021年,肥城市成功爭取到位黃河專項中央預算內資金6513萬元,這是泰安市爭取到的第一筆“黃河戰略”專項資金,占全省獲批該專項資金的19.7%。肥城市將用好督導調度措施,全面強化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感、使命感,確保黃河項目快建設、快建成、早見效。
把握保護和發展的關系
以生態優勢促高質量發展
“天眼”巡河湖,一池碧水映藍天。在肥城市匯河巡河現場,隨著工作人員的精準操控,無人機騰空而起,緩緩飛過匯河上空,精確記錄下匯河的一草一木。無人機巡河開啟了肥城市河長制巡河新模式。
多年來,肥城市巡河工作都是采取徒步巡查的方式,工作強度大、效率低,尤其是部分水段環境復雜,人難以到達,巡河很難做到無死角、全覆蓋。使用無人機巡河不僅節約了人力、財力,更提高了巡河效率。據肥城市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利用無人機不僅可以實現常規巡查,還能及時發現河道水域內傾倒垃圾、排污、亂采亂挖、非法捕撈等破壞水生態的違法行為,無人機巡河快捷、高效、隱蔽的特點有助于執法部門進行偵查取證、快速鎖定證據,讓各類違法者無處躲藏,為打擊河湖違法行為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天眼”巡河湖,可視化系統管河湖。汶陽鎮正在加快建設推進大汶河、漕河河道管護可視化系統,完成后可實現對河湖水環境的高效監管。該河道管護可視化系統建成后,可形成大汶河肥城段河道全方位、立體化的視頻監控網絡,實現河道水域及周邊環境的超高清廣域圖像和超視距點位細節特寫,與監控中心超清大屏結合,為水務水情處理提供更多信息參考,進一步提升河道管護工作效率和效能。汶陽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汶陽鎮將以河長制為抓手,依托多元化、可視化、智慧化管理手段,全面落實河道管護工作,推進鎮域內河流湖泊等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工作,用心守護水清河暢岸美好環境。
為引導廣大市民提高愛水、護水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肥城市相關部門還組織開展巡河護河宣傳活動。志愿者與工作人員共同對龍山河、康王河等河道的水質進行取樣監測,檢查河流沿線污水管網有無泄漏,雨水管道有無廢水混入,河水流量、水位與以往有無明顯變化,并向市民發放環境保護宣傳冊,宣傳水環境保護工作知識,倡導大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不亂丟垃圾、不亂排污水的好習慣。
現代化手段巡河是肥城市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使生態保護取得實效的一個縮影。肥城市實施采煤塌陷地治理工程,北部礦區生態面貌持續改善;加快推進河道水庫治理,省管大型河道水系綠化達標率達到100%;全力構建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環境,康王河濕地公園成為泰安市首家國家級濕地公園;聚焦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消除了環境安全隱患。今年年初,肥城市安排1671萬元預算用于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確保農村垃圾依法依規處理。
與此同時,肥城市準確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強化自然災害預報預警建設,實施大石橋、孫西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構建起堅實的水旱災害防御體系;推進金牛山大街等雨污管網建設,財源街等8處雨污管網加快改造,城市內澇有效治理;組建了20名專業救援人員的城市防汛搶險隊,14個鎮街區全部成立應急物資保障領導小組,防汛搶險力量持續加強;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田山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竣工驗收,康潤再生水廠、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農業節水、工業用水循環利用成效大幅提升。
突出項目帶動
把機遇轉化為發展實效
今年5月份,濟南至微山高速項目(泰安段)投資合作簽約儀式在我市舉行。項目簽約落地對于進一步完善我市高速公路網布局,加快融入省會經濟圈、改善區域交通運輸條件、助推經濟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據了解,濟微高速泰安段全長71.1公里,批復概算總投資108.9億元。其中,肥城市路段途經老城街道、潮泉鎮、新城街道、儀陽街道、安臨站鎮、安駕莊鎮6個鎮街,全程約50.5公里,批復概算總投資69.86億元。
全長40.628公里、起點位于肥城市桃園鎮青蘭高速桃園互通的泰東高速,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其中,肥城市境內10.9公里,在王莊鎮政府駐地以北設置互通立交連接湖王路縣道。
肥城市以高速公路、國省縣道建設為契機,不斷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穩步推進通用機場項目建設,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位于儀陽街道潮汶路以東、泰臨路以南的泰安儀陽通用機場規劃占地3000余畝,計劃總投資63億元。一期占地431畝,投資3億元,建設A1級通用機場,用于森林防火、應急救援、固定翼駕駛技術培訓和農林噴灑,主要建設飛機起降跑道、聯絡道、停機坪、指揮塔臺等設施,其中,跑道長800米、寬30米,聯絡滑行道長151米、寬10.5米,停機位設置8個。未來,肥城市還將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園、升級支線機場,開展通航服務、航空旅游、航空租賃等業務,發展民航和航空物流。
肥城市準確把握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融入省會城市圈,推動濟微高速、泰東高速、儀陽通用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速建設。瞄準省會客源市場,肥城市整合泰山桃花源、左傳文化園、呂仙生態康養度假村等項目,策劃推出文化體驗游精品旅游線路;推進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年內實施144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教育先行,肥城市財政安排1670萬元用于學生資助補助、鎮街學校建設,被省發改委、省委組織部等10部門認定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縣”。
肥城市把握戰略機遇,強化戰略融入、生態融入、產業融入,為城市發展打開新空間、新格局。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肥城市在找準自身定位、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謀劃大項目、好項目,多方聯動,形成合力,把“黃河戰略”帶來的重大機遇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實效。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秦雷 張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