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政情 > 正文
  • 以大數據技術為引擎,實現全程、全時、全域數字化監管——我市擦亮“樂業泰安、安薪泰山”品牌

      上下班刷臉考勤,每月公司出結賬清單,銀行定時打款發工資……過去企業白領的日常操作如今也成了聶圣強等駐泰農民工的務工“標配”。

      “一系列的措施保證了我們工資及時、準確的發放,給農民工的血汗錢上了一道安全鎖,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工作起來更安心了!”張元國口中的轉變源于今年以來我市在根治欠薪工作方面開始的一次創新性探索。

      今年1月,泰安市被確定為全國4個依托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支撐根治欠薪試點市之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立足泰安實際,創新工作方式,以打造“無欠薪城市”為目標,以大數據技術為引擎,率先接入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強力推進系統整合、資源整合、力量整合,打破“數據孤島”,突破“時空界限”,實現全程、全時、全域數字化監管,切實擦亮“樂業泰安、安薪泰山”品牌,有力地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讓越來越多像聶圣強一樣的農民工不再為欠薪問題而發愁。

      農民工工資定時、直接發放到個人工資卡

      近日,在山東泰山普惠建工有限公司工地從事鋼筋工種的聶圣強干勁比以前更足了。就在9月15日,工資卡上到賬的1.05萬元工資讓周圍的工友羨慕不已。“現在我一天工資是350元,每天按時打卡出工,一個月下來就能拿到1萬多元。到了每個月15日,工資就及時打到我們個人銀行卡里,大家再也不用為工資發放問題而擔憂了。”說到現在的舒心生活,聶圣強總是免不了想到過去的辛酸經歷。

      “以前我們在工地干活,就怕老板拿錢跑了,工人干活幾個月,辛苦錢也拿不到。”聶圣強感慨地說,即使能發工資,也不定期,一個月、半年、甚至一年發一次都正常。不僅如此,工資發放要經過總包公司單位給勞務公司,勞務公司再下發到班組長,班組長再一一分發給工人,層層轉手,工資拿不全是常有的事。

      今年4月份,聶圣強和工友們在山東泰山普惠建工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名制登記,個人信息全部上傳到監管平臺。每天通過人臉識別考勤設備與監管平臺聯網,進行實時考勤,通過數據整合生成每月工資數據,由監管平臺開設的公司專用監管賬戶及時將工資進行下發。

      “實施信息化監管以來,監管部門通過平臺監督建設單位每月將人工費按時足額撥付到我們施工企業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確保農民工工資能有錢發、足額發。”山東泰山普惠建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慶厚介紹,公司還在監管平臺開設了集團專用監管賬戶,對公司承建的所有項目都能借助監管平臺監管,每天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人數、進出時間以及工作天數、工資發放等情況,都會一目了然。

      設置農民工工資專戶,農民工工資發放形成全閉環監管

      在山東省農民工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泰安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偌大的監管平臺屏幕上,項目管理、工資保證金管理、工資專戶管理、實名制、銀行代發、預警信息等數據內容詳細、清晰匯總在一起。點開山東泰山普惠建工有限公司在建項目賬戶,可以看到,項目入戶資金有1290多萬元,賬戶現在資金余額還有130多萬元。工資代發欄中,每名錄入信息的農民工每月應發工資情況一一羅列得清清楚楚。

      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大隊長李健介紹,現在我市農民工工資推行的是分賬式管理,專門設立了農民工工資專戶。每月監管平臺會將監管項目每月工資應發情況上傳至工資代發銀行,建設單位在每個月10日前將人工費按照撥付計劃撥付到監管平臺工資專戶里,總包單位再通過工資專戶,由銀行代發,將工資發放到每一位農民工工資卡里。隨后,工資發放情況再推送至監管平臺,形成實發工資情況數據,這樣農民工工資發放工作就形成了一個全閉環的監管。

      “監管平臺應用以來,我市在建項目共納入監管平臺1220個,農民工考勤人次39萬人,通過實名制登記、人工費撥付、銀行代發等關鍵環節的監管,確保了項目應納盡納,農民工應入進入、農民工工資應發盡發。”李健說。

      此外,監管平臺匯聚了36項與工程建設項目相關的數據信息580萬條,上傳到全國一體化監管平臺,全國平臺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為企業精準畫像,生成農民工欠薪風險線索和企業信用模型。“如此,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風險線索和模型提前介入,發現問題,化解風險,再把處置情況反饋給全國平臺,實現了全閉環的數字化治理,有效防止欠薪案件發生。”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工作人員馬銘介紹。

      四庫數據整合,實現根治欠薪的數字化治理、信息化監管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農民工“不匱”的保障,來自于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的不斷探索和創新。今年1月,我市被確定為全國4個依托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支撐根治欠薪試點市之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錨定“無欠薪城市”工作目標,以大數據技術為引擎,強力推進系統、資源、力量整合,與部省共同完善拉出36項試點任務清單、要求和數據標準,率先全國上傳了580萬條“項目鏈、勞動關系鏈、工資支付鏈”等核心數據。同時,深度應用山東省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歸集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形成“三鏈”閉環監管模式。

      在此基礎上,我市開發建設“市本級安薪泰山智慧監管平臺”,進一步提升全國試點本地化應用質效。充分發揮智慧化監管作用,通過線上重點監管實名制虛假、施工過程結算、按時足額撥付人工費等重點環節,政府和國企投資項目等重點項目實行全過程輔導期制度,對發生異常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及時向項目(企業)、主管部門發送預警信息,督促自查整改,提前介入化解各類欠薪隱患,實現了以往到現在的“三個轉變”:即,變現場監管為遠程監管,變粗放管理為精準治理,變被動滅火為主動預防,全力助推全國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如今,我市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省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市大數據平臺、安薪泰山智慧監管平臺數據,將根治欠薪四庫數據整合,既互為補充,又相輔相成,實現根治欠薪的數字化治理、信息化監管。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共為551個項目撥付人工費31.7億元,為37.9萬人次農民工代發工資30.4億元,農民工平均月工資8021元。根治欠薪工作呈現“三降三升”特點,即農民工欠薪投訴批次同比下降21%、涉及人數下降29%、涉及金額下降49%,農民工實名制覆蓋率增至100%、人工費撥付金額增加51%、農民工平均工資增加29%。9月15日,泰安市以《數據賦能 數字治理 試點推進根治欠薪全程全時全域模式》為題,在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支撐根治欠薪試點工作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積極作為、狠抓落實,開發建設了‘安薪泰山’智慧監管平臺,實現與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互聯互通,與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業務協同,通過數據賦能,實現了全網、全程、全時、全域監管,積極打造‘樂業泰安·安薪泰山’品牌。如今,全市欠薪投訴案件數、涉及人數、涉及金額持續下降;農民工實名制覆蓋率、人工費撥付金額、農民工平均工資大幅提升,有力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社保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喬磊說。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文潔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