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單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落地
近日,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煙臺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煙臺市財政局、山東證監局的指導支持下,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在煙臺市海陽市順利實施。
據了解,2022年山東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為煙臺(福山區、海陽市、棲霞市、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文登區、榮成市)等2地市6縣約1.9萬畝蘋果(折合現貨約3.8萬噸)提供風險保障,投入總保費共計1790余萬元,其中鄭商所支持資金800余萬,單位保費934.78元/畝,其中農戶自繳100元/畝,占比11%。
本次項目平安產險已在海陽市實施完成,聯合鄭商所、中泰匯融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為海陽市北城陽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蘋果價格保險,針對本次投保的期貨保險主要是為了化解蘋果價格波動風險,充分發揮套期保值的作用,為海陽市北城陽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投保1000噸蘋果價格險,總保額達到9146600元。
長期以來,山東省一直是全國蘋果生產大省和強省,也是中國大蘋果栽培的發源地。在全省農業種植業結構中,蘋果產業是僅次于糧食和蔬菜的第三大支柱產業。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省蘋果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年產量達到1100萬噸。目前,煙臺蘋果種植總面積約280余萬畝、總產量近560萬噸,均居全國地級市首位,是名副其實的“蘋果之都”。
然而,蘋果種植對于氣候條件有著特殊的要求,日照不足、持續降溫或突發自然災害都會對其產量造成較大影響。相較于自然災害,主產區庫存積壓、果商收購時刻意壓價等原因造成的蘋果市場價格頻繁波動帶來的風險和煩惱更成為當地果農的最大“心病”,“果賤傷農”現象屢見不鮮,果農避險需求亦日益強烈。
“保險+期貨”是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特性,將蘋果的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的保險產品。在這過程中,期貨市場發揮價格發現和風險對沖的主場優勢,為蘋果價格保險提供定價參考和風險轉移分散渠道。自十九大以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保險+期貨”服務“三農”與鄉村產業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
2022年,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財政廳繼續聯合鄭商所開展山東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形成財政、金融協同支農合力,為煙臺產業集群以及威海的蘋果產業優勢區搭建風險防范屏障,助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近年來,山東省鼓勵探索創新經營組織形式,引導蘋果種植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規?;?,培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主力軍。規模擴大意味著風險集中。因此,山東省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將蘋果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小涉農企業也列入了保險主體范疇,以滿足其管理市場風險、穩定生產經營的客觀要求。
平安產險海陽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平安產險積極推動創新農險業務,針對新型保險項目試點,我司積極推廣擴圍,2022年我司承保保費規模46.74,較2021年提高22.81萬元,下一步我司將探索開發更多保險新模式為農戶提供多方位保險保障,助力保障優勢特色農產業集群。
通訊員 殷曉軻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