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走進新泰市: 產業引領 鄉村振興提能增效
山地丘陵多、交通閉塞、產業單一,新泰市羊流鎮朝陽村,曾經是一個幾乎被遺忘了的小村落。朝陽村“名不符實”,一點也不“朝陽”。“到了農忙的時候,還能看到村民下地干活,平時稍微上點年紀的老人就坐在村頭曬太陽,有點力氣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回憶從前,新泰市羊流鎮惠美農牧種植基地經理柏士春如是說。
由于毗鄰泰山惠美百合園,如今的朝陽村放眼望去皆是大片的百合花,隨處都可嗅到百合的香氣,過去無人問津的小村莊已然成了人們找尋的世外桃源。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朝陽村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村里100多人都在園區打工,平時主要以除草、育苗、采茶為主,活不累,收入也不孬。大家伙的日子現在是越過越紅火。”朝陽村1800余畝山嶺地全部流轉給百合園后,村里大部分勞動力都在園區找到了工作,村民變身產業工人,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村民劉培連的5畝多山嶺地,就以500元/畝的價格流轉給了惠美農牧,她則從上坡刨地瓜的農民,成為月薪3000多元的基地領班。
倉廩實而民心安,農業強則百業興。近年來,新泰市按照“產業先行、引領帶動、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1234”做強一個產業、深化兩項改革、實現三個提升、守牢四條底線鄉村振興提能增效行動,走出了一條產業引領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路子。新泰市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百佳示范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單位、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縣,連續3年被評為省鄉村振興一等縣。
河面小橋流水,惠風和暢;房舍沿河而建,錯落有致;文化小品點綴其間,內涵豐富……秋日暖陽下,走進新泰市汶南鎮鮑莊村,一路行來一路景,青山綠水繪就一幅幅美麗畫卷。
近年來,汶南鎮升級改造村鎮道路,全力糾治污水問題,對鎮區環境進行綜合提升。該鎮利用雨季積極開展荒山荒坡補植補造工作,在趙家莊盤龍山共栽植側柏容器苗8000株,栽植面積40余畝;投資3000余萬元,實施了淞河、鮑莊河生態修復工程,對河道淤泥和雜草進行清理清淤,全面改善轄區內河道環境衛生。“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美景讓美麗鄉村顏值節節攀升。
“高顏值”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在推進鄉村建設過程中,打造美麗鄉村、營造生態文明,就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振興。新泰市開展了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十大攻堅行動”,深化“碧水藍天”和“綠滿新泰”行動,創新“社會共治、以河養河”河長制管護機制,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績效目標值全部完成,新創建省級美麗示范河湖2條,泰安市級森林鄉鎮1個、森林村居10個,“三個一批”養殖污染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廣,被評為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山東省森林城市。
圍繞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新泰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立足實際情況,圍繞“五大振興”,積極探索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構建起全域一體的“1+5+N”規劃體系;推進實施以柴汶河生態農業聚集帶、北部環線城郊農業融合帶、南部山區特色林果優勢帶為主線,蓮花山旅游度假區等10個特色產業優勢區為翼展,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0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團發展的“三帶十區百園千社”工程。
“新泰市將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總抓手,聚焦糧食穩產增產、產業高質發展、農村面貌提升、鄉村全面振興、農民持續增收,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奮力譜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泰篇章。”新泰市委書記宋鴻鵬表示,將強化要素支撐,搭建政策扶持平臺、資源運作平臺、科技支撐平臺,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插上騰飛的“翅膀”,開創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新局面。
相關報道
擦亮鄉村幸福色 奏響振興協奏曲——新泰市打造美麗經濟、美麗鄉村、美麗生活“三美融合”高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