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場活動精彩紛呈
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場活動精彩紛呈
共享藝術盛宴 暢談文化“兩創”
□大眾日報記者 齊靜 報道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今天上午,尼山迎來一場華麗的書法篆刻藝術盛宴——作為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場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全國書法篆刻名家精品展”在尼山大學堂仁廳盛大開展。飽含智慧的先賢話語、精湛的書法篆刻技藝,讓人流連忘返。
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于世代傳承中彰顯人文情懷、展現獨特魅力,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精品展力邀全國200位書法、篆刻名家大家創作,200件精品力作將在論壇期間集中展示,并長期陳列展出。
“書法篆刻藝術登上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這個高端文明對話平臺,既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特有的藝術精華,也是希望更多人關注中華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鄭曉華說,書法篆刻是最具中華文化特色的藝術門類之一,也深受世界人民喜愛。書法篆刻藝術既體現了人類藝術樣式的多樣性,也彰顯了視覺藝術的人類共同價值,完美詮釋了“人類文明多樣性與人類共同價值”的論壇主題。
以精品展開展為契機,在隨后舉行的“尼山藝術論壇”中,眾多文藝領域大家名家就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兩創”中彰顯文藝力量暢所欲言、交流碰撞。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應該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向人類精神最深處探尋,向人類最先進方面注目,要有世界意識、人類意識。”鄭曉華說,以中國書法藝術為例,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為中華民族特色藝術門類優勢,在傳承中探索創新,向世界提供更多樣的公共文化產品。
“首先要清楚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我看來,傳承是創新的基礎,沒有傳承的創新是空中樓閣;創新是傳承的高級形式,沒有創新的傳承無從談起,兩者互為表里。”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副主席、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吳可畏認為,只有做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才能產生更吸引人的創新內容。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認為,在文藝作品中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有三種路徑:一是“引創性”路徑,根據自己的需要引進學習優秀西方文藝作品,結合自身特點進行創新;二是“傳創性”路徑,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三是“移創性”路徑,穿越時空迷霧,在現代環境中理解古人,將古時的文化感受移植到現在,這也是一種創新方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