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輟 豐收如期
2021年,中國糧食生產迎來“十八連豐”,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夏,中國夏糧產量達2948億斤,勾勒全年“豐收答卷”;而此刻,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開始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之忙,麥浪滾滾的大地正在孕育新的奇跡。
對于一個數千年與饑餓抗爭的民族而言,“吃飯”曾是多么關鍵而又沉重的命題!哪怕就問問上一代人,誰能想到,盼了千年的小康真能一朝夢圓;僅僅上溯一個世紀,誰又能預料,十多億人吃飯這個“地球級”難題竟真的能解決!
靠什么?靠戰略謀劃、靠制度優勢、靠技術革命,而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實于“奮斗”二字。今天,良種、良田、良法齊推進,每一個領域都在進行一場不息的接力。
袁隆平田壟抱禾,讓育種術變成中國糧、讓中國糧裝滿中國碗;林占熺窯洞種菇,用技術牽起山海情、將希望種進西海固;有人讓鹽堿土壤萌生希望,有人讓高寒之地孕育新生——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嘔心瀝血、接續奮斗,帶來了囤滿倉溢,夯實了大國底氣。
天道必然酬勤。過去幾十年,全球擺脫饑餓的人口中有2/3在中國,第一個實現聯合國“零饑餓”目標的發展中國家是中國,居民膳食結構超速向高能量、高蛋白轉變的是中國!什么是由富而強、什么是歷史巨變?不妨看看足以寫出一部歷史的、每個中國家庭的餐桌!
大地、耕種、果實——永遠代表著苦心不負、勞有所獲,永遠傳遞著踏實感和安全感。所以,豐收節不僅屬于中國農民,而且屬于每個沉潛于自己領域的耕耘者,在這個節日到來之時,讓我們在自己的行業中“行其田野,視其耕蕓,計其農事”,共品事業之甘苦、長思奮斗之所得。
(作者:劉白)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