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經濟圈商事登記聯席會議在我市召開 泰安等7市將實現企業開辦“一體化”
22日至23日,省會經濟圈商事登記首屆聯席會議在我市召開。濟南、泰安、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個市的行政審批服務局確定圍繞企業開辦實施全面合作和工作協同,標志著省會經濟圈7市實現企業開辦“一體化”。
會議以黨建為引領,簽訂商事登記管理機構黨支部共建協議,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并以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為主題,將促進區域合作開放共贏為目標,圍繞商事登記領域支部建設、商事登記重點改革任務以及營商環境評價等重點工作,相互交流經驗做法,探討解決困難問題,研究推進舉措,共同推動省會經濟圈7市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會上,通報了省會經濟圈、濟泰行政審批服務一體化工作開展情況;討論通過了《省會經濟圈聯席會議工作規程》和《關于實施省會經濟圈企業開辦一體化服務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濟南、泰安、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市商事登記正式由“跨域通辦”向“一體化”進程邁進。
據了解,省會經濟圈商事登記一體化服務工作適用于內資企業及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營業執照的遺失補領、換發,企業檔案查詢等。具體工作開展中,7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商事登記高頻事項,共同實施系列便民利企舉措,并逐步進行復制推廣,延伸至各縣(市、區)、功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機構)。
其中,7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采取異地受理、跨域審核、現場制發營業執照的工作模式,通過省相關部門或經7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認可的身份認證系統,采用數據共享、電子證照、電子簽名、視頻核驗等方式,實行身份異地認證、材料異地核驗、結果雙方互認,真正讓企業和群眾“零跑腿”。7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還將啟用“省會經濟圈行政審批服務驗訖”,對線下提出申請的企業,審批人員按照材料規范要求進行審核,并運用微信、視頻或其他電子傳輸的方式進行確認,確保材料準確無誤后,加蓋“省會經濟圈行政審批服務驗訖”予以通過。
同時,7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簡化企業遷移登記流程、推行異地檔案查詢服務、實施審批事項“異地同標”、建立審批事項會商制度、提供全程幫代辦服務、實施信用警示聯用機制等。此外,探索“無人工干預審批”服務,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整合7市“無人工干預審批系統”應用場景,互換自助設備終端,逐漸擴大一體化辦理的審批服務事項。探索推行“集群注冊”模式,指導和推動“商務秘書類”公司擴大服務事項,引導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等新業態企業進行“集群注冊”,解決新興業態和小微企業經營住所的難點和堵點。
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促進區域合作開放共贏,是為深化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7月,7市在濟南簽訂了“省會經濟圈企業開辦全域通辦協議”,標志著山東省會經濟圈7市實現了企業開辦“全域通辦”。2021年5月18日,泰安市和濟南市聯合舉辦“濟泰行政審批服務一體化啟動儀式”,“泰好辦”牽手“在泉城·全辦成”,成功助推了兩市行政審批服務深度融合、無障礙通辦。
“推進政務服務‘全省通辦’‘跨域通辦’,是暢通區域經濟循環、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重要支撐,‘省會經濟圈商事登記的一體化’的推進必將進一步拓展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跨域通辦范圍,持續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喬國榮說,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行政審批主責主業,深入落實“有解思維”,狠抓改革創新、流程再造,努力創優“泰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在企業開辦領域積極承接省市場監管局試點和揭榜掛帥工作任務,認真落實《開辦企業創新2022年行動工作方案》,全面深化“一業一證”“三聯辦”等改革工作,積極開展“跨域通辦”服務,先后加入“黃河流域政務服務通辦圈”等跨區域協作組織,合作單位涵蓋了21個省、52個市和277個縣的329家單位。“我們將持續優化通辦事項辦理流程,持續強化與兄弟市間的合作交流、溝通協調,推動‘跨域通辦’從‘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不斷提高企業群眾辦事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喬國榮說。
會上,與會各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岱岳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作了典型發言,浪潮集團介紹了“跨域打照”系統的研發應用情況。會前,與會人員參觀了泰安市民之家、岱岳區政務服務大廳、岱岳區粥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地。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王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