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行第五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 糧食面積和產量實現“三連增” 分別達到557.81萬畝、257.24萬噸
金秋送爽迎盛世,碩果累累慶豐收。9月22日上午,泰安市第五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在寧陽縣葛石鎮鳳凰山鳳鳴廣場舉行。
據介紹,泰安市第五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迎盛會”為主題,主會場設在寧陽縣,通過舉辦一系列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群眾性特色活動,集中展示近年來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成就,高質量呈現農民幸福新生活。豐收節期間,泰安各縣(市、區)和功能區也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產業特色等,開展了一系列主題特色鮮明、形式生動活潑的節慶活動。
如泰山區以“中華泰山慶豐收·盛世喜迎二十大”為主題,在省莊鎮亓家灘村舉辦了“獼猴桃”采摘節;新泰市以“聚精美包裝·展新泰好品”為主題,舉行了電商直播嗨購節、農產品形象包裝評比大賽、農產品展銷等3場活動;肥城市舉辦了阿里數字鄉村肥城產地倉升倉儀式;東平縣組織了文藝節目表演和展銷會;泰安高新區以“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為主題,舉行了“泰新果蔬”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會。
會議從6個方面通報了泰安市2022年農業農村發展成績: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增長。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糧食面積和產量實現“三連增”,分別達到557.81萬畝、257.24萬噸。夏糧生產再獲豐收,面積、單產、總產再創新高。在全省先行先試“減壟增地”種植模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全國給予充分肯定。農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牽頭組建現代食品產業鏈專班,儲備現代食品產業重點項目82個、預備上市企業4個,推動22個在談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額43.2億元。肥城桃、泰山茶等十大優勢產業總產值達165億元。全省13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占據兩個。新泰市樓德鎮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肥城市獲評“現代農業強縣”。全市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達到11695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28家,家庭農場8909家。
質量品牌建設扎實有效。寧陽縣被命名為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打造省級農業標準化基地98個,“三棵樹家庭農場”被認定為山東省首批“全國蔬菜標準中心示范基地”。5個農產品品牌入選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
鄉村建設水平穩步提升。打造高標準鄉村振興示范區35個,泰安九女峰、羊流、老湖示范區榮獲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新泰市改廁經驗被確定為全國典型范例。2076個村基本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2785個行政村實現通戶道路硬化。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961個,肥城市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建成“美麗庭院”12.5萬余戶。推進安置區建設,今年加快建成27個,讓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安居夢”。
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實施“十百千”創建工程,推進鎮村過硬黨支部建設。3551個村、205個社區全部完成“兩委”換屆。開展“跨五躍十”“轉型倍增”“百企聯百村”行動,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村占90.8%。3728個村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3551個村完成“三資”清理,3724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換屆和改革任務。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71578戶、14543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13個省級、251個市級貧困村全部退出摘帽。發展產業扶貧項目1544個。實施移民避險解困、易地扶貧搬遷、黃河灘區遷建“三大工程”,9.2萬名群眾歷史性挪出“窮山溝”、告別“水上漂”、搬離“黃河灘”。全國水庫移民工作現場會、全省黃河灘區遷建現場會在泰安市召開。
發布會上,媒體記者圍繞寧陽縣2022年農業農村發展情況、寧陽大棗特色產業發展情況、種糧大戶如何以實際行動保障糧食安全、村支部書記如何圍繞林果特色產業走出強村富民路等方面踴躍提問,有關方面的同志逐一作答。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董文一】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