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慶豐收迎盛會|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筑牢山東糧倉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筑牢山東糧倉

      ◆山東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778萬畝 ◆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記者 毛鑫鑫

      金秋九月,收獲在即。放眼齊魯大地,各地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玉米、大豆等秋糧作物長勢良好,呈現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如今,農田標準高了,旱能澆、澇能排,為糧食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船F在玉米長勢,畝產1500斤沒問題?!碑斚?,在禹城市倫鎮西城子坡村的田野里,一株株粗壯的玉米秸稈上綴著飽滿的果實,西城子坡村黨支部書記劉興平對今年的產量充滿信心。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基礎。打機井、埋管道、挖溝渠……去年10月,禹城市開始實施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其中包括西城子坡村的2300多畝地。“原來村里只有幾口老井,大家伙兒澆地得排隊,還得自己扯管子?,F在新打了11眼井,原來的老井也安裝了配套設施,每隔50米就有一個出水口?!眲⑴d平說,澆水及時、管理得好,糧食生產自然差不了。

      “在堅持田土水林路電技管綜合配套的基礎上,我省突出高效節水灌溉和耕地質量提升,打造‘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2019—2021年全省新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66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保護提升技術措施原則上實現全覆蓋。”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王煒說,據調查測算,田間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平均達到0.7以上,化肥使用量減少17%,土地流轉率平均提高20%以上,帶動農民畝均節本增收超過500元。

      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778萬畝,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畝均增產150斤左右,可增加糧食產能約100億斤以上。

      

      既要藏糧于地,又要藏糧于技。位于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的禾豐種業試驗田里,玉米育種材料,帶狀復合種植的玉米、大豆等長勢喜人。山東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禾豐種業的科研人員最近一直泡在地里仔細觀察、開展研究。

      “作為一家民營種子企業,禾豐種業上接科研單位,下接農戶,選育的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審10個、省審25個,玉米新品種通過國審1個、省審9個?!弊筒┖特S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俊科說,企業與山東理工大學合作打造了生態無人農場,通過整合現代農藝和農機裝備、綠色植保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依托天空地一體化農情信息獲取系統,農作物從最初耕種到最后收獲全過程都充滿“智慧”。企業與山東農業大學合作選育的“山農28”曾在這片無人農場里創造了畝產856.9公斤的全國冬小麥高產紀錄。

      良種是農業的“芯片”,是促進糧食增產的關鍵內因,要在有限耕地上多產糧、產好糧,種子是關鍵?!笆濉币詠?,我省審定推廣主要農作物品種601個,其中小麥品種157個、玉米品種305個,為農業生產提供了高質量種源。特別是今年夏糧生產中,一批品種表現突出,增產穩產作用明顯。登海種業的高產小麥品種“登海206”,實打測產896.62公斤/畝;省農科院的強筋品種“濟麥44”,實打測產801.72公斤/畝,均創造了我省同類型小麥歷史最高產量……目前,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7%,為穩定提升糧食產能、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奠定了堅實基礎。

      濟麥44在山東省小麥高產競賽實打測產中平均畝產801.72公斤。

      良種還需良法配。我省以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為抓手,普及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小麥寬幅精播、“一噴三防”、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一防雙減”等關鍵增產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80%以上,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9%、96%,科技對糧食生產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守好沃土良田、用好先進科技,山東糧倉愈發充盈。2021年,山東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連續8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今年夏糧總產再創新高,達528.32億斤,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山東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