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留學生學做月餅 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9月7日,我市舉辦“情滿齊魯 共度中秋”外國留學生感知泰安主題活動。來自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不同國家的外國留學生走進岱岳區(qū)九女峰,動手制作中秋傳統(tǒng)美食月餅,體驗手工繪制團扇、毛筆書法等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在感受節(jié)日氛圍的同時,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月餅是中秋佳節(jié)的“標配”。在九女峰云滋味餐廳,留學生們“入鄉(xiāng)隨俗”,體驗起制作冰皮月餅的樂趣。冰涼的餅皮,包裹上甜甜的餡料,放入模具,按壓成型......在老師的指導下,留學生們開始動手制作,不一會兒,一個個白色軟糯的冰皮月餅就在手中誕生了。“課堂上老師告訴過我們,月餅像月亮一樣是圓的,代表著團圓。今天自己做了一下發(fā)現(xiàn)過程并不難,而且甜甜的很好吃。”雖然來中國快六年了,但巴基斯坦的慕明輝今天是第一次制作和品嘗月餅,對他來說這是一次新奇的體驗。“在中國中秋節(jié)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今天邀請我們來體驗中秋節(jié)的習俗,就像把我們當作家人一樣,有種家的溫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在九女峰書房,留學生們聚在一起,聽老師用英語講述中秋節(jié)的典故,一起吟誦描寫中秋節(jié)的詩詞。在自主選擇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環(huán)節(jié),不少留學生拿起未染色的團扇開始填色,素白的扇面漸漸被色彩點綴,描繪著素雅蘭花的精致團扇呈現(xiàn)在眼前。“平時空閑時間我就喜歡畫畫,但是在扇子上畫畫還不一樣的,做出來一定很漂亮,我要帶回去留存起來。”來自坦桑尼亞的白萍被團扇制作深深吸引,躍躍欲試。
另一邊,尼日利亞的王天一在揮墨中感受著國粹書法的魅力。手握毛筆,他對照老師的書法作品,一筆一畫專注的在紙上寫出“花好月圓”四個大字,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書法作品。“我是漢語專業(yè),現(xiàn)在也正在學習書寫漢字。第一次體驗用毛筆寫書法,感覺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王天一迫不及待地與遠在家鄉(xiāng)的媽媽視頻連線,興奮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最后一站留學生們來到了美麗的道朗鎮(zhèn)北張村,走在村中小路上,一幅幅色彩艷麗、個性十足的巨幅墻繪映入眼簾,在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的帶動下,他們紛紛拍照留念,將美好體驗記錄。溫馨愉快的氣氛中,塞拉利昂的阿里一路走一路拍,期待著下一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驗之旅,又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李皓若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