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中小學生“開學第一餐”吃得怎么樣? 記者實地探訪:飯菜營養均衡,學生吃得開心
9月1日,經過漫長的暑假之后,我市中小學生陸續回到校園,開啟新學期的學習生活。開學之后,孩子們在學校吃得是否安全放心,是家長和社會特別關注的問題。開學第一餐,孩子們吃了啥?吃得好不好?學校有哪些食品安全保障舉措?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9月1日上午10時45分左右,記者來到泰安市實驗學校食堂的后廚,看到最后一道菜——醋熘土豆絲即將出鍋,幾名食堂工作人員隨后將菜盛出,放到保溫桶里,再通過“食梯”將菜運送至學校師生的就餐區域。“今天我們準備的是家常炒雞、醋溜土豆絲、炒黃豆芽三道菜,還準備了米飯、花卷、饅頭、小米南瓜粥,這些都是我們當天加工的。”泰安市實驗學校食堂相關負責人李清振說。
從早上7時到下午3時,李清振與后廚的11名工作人員一刻也不得閑。早上7時之前,供貨商把食堂當天需要用到的食材運送到學校,隨后食堂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農藥殘留物檢測、過秤、驗收以及分類摘、洗、改刀。8時30分左右,工作人員將主菜用到的食材送到廚房;9時左右,再將副菜用到的食材送到廚房。食材被送到廚房之后,廚師再進行烹制。整條流水線遵循“生進熟出”的原則。
記者在現場看到,學校食堂的后廚被分為農藥殘留檢測室、粗菜間、凈菜間、烹調間、面點間等不同的區域,烹調間里有三口炒菜鍋和一個煮粥桶。“一道菜的制作時間一般在40分鐘到50分鐘之間,像紅燒排骨這種制作工序繁瑣一些的菜品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今天用時最長的菜是家常炒雞,需要用一個多小時來完成。”李清振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飯菜的口感和溫度,他們一般會先把主菜做完,再做副菜,最后一道菜的出菜時間在10時50分左右,然后工作人員再進行布菜和分餐準備。對于每日入口的餐食,食堂工作人員都會做好留樣。
11時15分左右,二年級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排著隊走進食堂,準備就餐。“學校實行錯時錯峰就餐的方式,每個年級的就餐時間大概在20分鐘左右,高年級的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獨立打餐,低年級的學生則是由工作人員為他們打餐。”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證飯菜營養均衡、美味可口,食堂會提前制定好“一周食譜”,并向學校和家長進行公示,讓學生在學校吃到的午餐葷素搭配。
“我覺得學校的午餐比我媽媽做得還要好吃,你看,我每次都吃這么一大盤菜和米飯,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再找食堂的阿姨加菜和飯。”三年級(13)班學生劉展碩說。記者還注意到,為了讓學生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學校不僅在食堂里貼了許多標語,還每天安排高年級的學生志愿者在食堂進行監督,防止嚴重浪費的情況出現。
據了解,目前,泰安市實驗學校共有600余名師生中午在校就餐。為了讓學生吃得開心、吃得放心,學校不僅對食堂進行嚴格監管,還實行陪餐制度。同時,校領導帶頭成立值班隊伍,每天都有值班人員負責當天就餐的秩序及安全管理,巡視就餐及休息秩序。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