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丨知重負重,用行動詮釋公仆本色

□記者 趙君
公務員是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我省受表彰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知重負重,勇毅前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仆的擔當本色。
危急時刻,他們沖鋒在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聯絡員,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藥政處二級調研員亓玢大年初一隨隊出征,沖向抗疫最前線。在湖北期間,他跑前跑后就像“大管家”,每天都要與各方溝通,解決隊員實際困難。針對醫用物資短缺的實際情況,他建立起“計劃性供給、責任性使用”的物資統籌調配機制,最大限度提高醫用物資使用率。同年8月,新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他又主動請纓參加山東省援疆醫學檢驗隊,再次奔赴抗疫一線。“他是我們單位的‘救火隊員’,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總能第一時間站出來,并且圓滿完成任務。”亓玢的同事這樣評價他。
菏澤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巡查督查科科長陳亞鵬,是一名時刻“在線”的“應急先鋒”。2021年1月16日晚,一輛危化品運輸車輛因交通事故引發甲醛泄漏,如果不及時處置極有可能導致周邊群眾中毒。接到救援指令后,陳亞鵬立即趕赴現場,迅速調派救援力量采取堵漏和倒罐措施,17日凌晨3點成功將泄漏事故處置完畢。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回家時,又突然接到緊急通知,立刻投身另一項任務。面對這樣高負荷、高風險的工作狀態,陳亞鵬說:“新時代年輕干部,就要敢拼敢闖敢沖,沖鋒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艱險境地,他們守土盡責。2008年7月,威海市公安局反恐支隊支隊長陳強成為公安部第13期維和警隊隊員,被派往東帝汶執行維和民事警察任務。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陳強感染了登革熱和瘧疾,持續一周高燒40度,幾乎每晚都出現抽搐昏迷的危急情況。在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他憑借毅力戰勝了病魔。康復后,陳強沒有退縮,又競聘至東帝汶警察大學擔任警務實戰教官,前往8個地區完成了600余名當地警察武器使用教程培訓任務,對來自15個國家200余名維和警察進行了射擊指導。
“余震”不斷,多處巷道被摧毀垮塌,不時有大塊煤巖冒落,空氣溫度高達40℃,濕度接近100%……面對這樣的事故現場,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東局監察執法四處二級調研員張在貴,主動請纓深入井下勘察,冒著生命危險爬行近7個小時,獲得了第一手影像資料和巷道變形數據。“為了礦工兄弟,甘愿負重前行。”他說。工作二十多年來,張在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累計下井3200多次,井下行程8.3萬余里,避免了重大涉險事故4起,挽救了230多名礦工生命。
“基地建設正在關鍵時候,再等一等。”2017年,郯城縣籌建黨性教育基地,縣委組織部原常務副部長、縣黨性教育工作管理中心原主任杜金梅,作為籌建小組組長,白天到工地督導施工,晚上回辦公室審閱展陳大綱,身體出現不適,也顧不上去醫院檢查。2018年,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基本就緒,她卻被確診患黑色素瘤。單位領導和家人都勸她休息調整一段時間,被她堅決拒絕了。手術后不到一個月,杜金梅就回到工作崗位。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她仍然一邊打著點滴,一邊批改材料。
泰安市泰山區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白擁軍,十余年如一日在統戰工作一線不懈奔走,走遍大街小巷,摸透村情民意。白擁軍探索推進“創新爭先、特色發展”活動,走出了一條民族村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省莊鎮東孫村是典型的民族村,原來基礎薄弱,白擁軍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幫助東孫村建起了冬暖式大棚,東孫村的群眾收入不斷提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局面越來越好。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