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立省級黃河戰略重點項目庫,年度投資超1700億元
8月31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發展規劃》。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三年來,省委、省政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著力推動黃河戰略落地落實。強化機制創新,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突出上下貫通、橫向聯動,構建“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前不久開展了黃河戰略專項巡視監督,將各市和省有關部門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考核,壓緊壓實責任。
強化規劃引領,印發了山東黃河戰略發展規劃、省“十四五”實施方案,組織編制生態環保、水利建設、黃河文化保護傳承等9個專項規劃,制定金融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等若干政策措施,構建形成較完善的規劃政策體系。強化項目支撐,建立省級黃河戰略重點項目庫,分年度謀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今年集中實施350個項目,年度投資超過1700億元,目前已完成超1000億元。
強化協調聯動,推動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際合作聯席會議制度,牽頭成立黃河流域科創聯盟、產教聯盟、要素市場化交易聯盟以及各類合作平臺、高峰論壇等。今年,7大類60個合作項目、44個重大活動穩步推進。牽頭建立黃河流域海關關際一體協同機制,建設內陸港30個,黃河流域出口貨物境內段綜合運輸成本下降20%。
山東堅持綜合防治、“四水四定”,著力提高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重點推進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和128條中小河道防洪治理、2420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全面完成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等。我省還頒布了山東省節約用水條例,完成沿黃9市65處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制定涵蓋174個行業類別的1045個用水定額,用水效率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山東著力打造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突出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全力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順利完成8項創建任務,累計向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補水10.5億立方米,鳥類由187種增加到371種,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突出沿黃重點區域生態治理,統籌河道治理、堤防加固、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南四湖濕地保護恢復等成效顯著,沿黃地區生態功能全面提升。
突出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山東與河南省簽訂《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在全國率先實現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實施城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和黑臭水體清零、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兩清零、一提標”行動,黃河干支流17個國控監測點位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的比例提高到88.2%。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飛躍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