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街道“信用+”打開基層治理新“格局”
“村民積極參與人居環(huán)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加分,不贍養(yǎng)老人、紅白事大操大辦等法律夠不著、道德管不住不良行為扣分……”日前,岱岳區(qū)天平街道孫家溝村結合實際,制定了一套30項加分指標和27項減分的信用評價指標并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jiān)督。
今年以來,天平街道孫家溝村以“信用+”鄉(xiāng)村治理新模式,充分發(fā)揮信用體系建設的正向激勵作用,調動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勾勒出天平街道“信用+”基層治理新“格局”的縮影。
“信用指標評價貼出來,村民紛紛叫好。現在村里有活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以往難以管理的家常瑣事,明顯減少。”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從天平街道了解到,為進一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天平街道以“信用+”為抓手,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推動信用與各項工作深度融合,營造建設“誠信天平”濃厚氛圍,助推基層治理再上新臺階。
為了讓廣大群眾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改變自己的習慣做起,實現“要我分”到“我要分”的理念轉變,樹立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新氣象,倡導綠色生活的新方式。天平街道以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為契機,動員各村(社區(qū))志愿者發(fā)放垃圾分類明白紙及張貼垃圾分類標識,讓更多的居民了解并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逐漸培養(yǎng)主動分類的習慣,把垃圾分類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為加強社區(qū)養(yǎng)犬管理,保障居民人身健康安全,維護公共秩序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天平街道以創(chuàng)建“七星”和美社區(qū)為契機,多次開展了“信用社區(qū),文明養(yǎng)犬”文明行為勸導宣傳活動,向社區(qū)居民宣講《泰安市養(yǎng)犬管理辦法》,呼吁社區(qū)居民一起努力,爭做信用好公民,共同營造文明的、潔凈的、信用的社區(qū)環(huán)境。為防范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天平街道各村(社區(qū))開展以“暑期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培訓活動,通過青少年溺水案例,志愿者們將救護知識理論講授與救護技能實際相結合,向未成年人生動講解了自救辦法以及應急方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及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
天平街道工作人員表示,自開展信用體系建設以來,各村社區(qū)依托“為民協商”會議、黨員會等形式,廣泛搭建志愿服務平臺,拓展“信用+”志愿服務場景,引導群眾積極參加,讓廣大群眾因守信行為而享受到激勵,帶動社會風氣更加風清氣正。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徐文莉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