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創新看淄博 | 創新驅動,“百年瓷都”散發新磁場
央居齊魯,襟連海岱,在古老的齊國故都土地上,頭頂“百年瓷都”、“工業重鎮”光環的淄博,正面臨著新時代的大考。淄博,將如何作答?
站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歷史起點之上,創新已然成為淄博發展全局的“引路燈塔”。通過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淄博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不斷增強區域科創能力。
眼下,這座老工業城的正煥發著青春的新活力。
科技創新:攻克重點領域技術難題
35年前,東岳集團創始人張建宏從淄博來到濟南化工廠學習,拉回了兩套化工設備組裝。彼時,他們只能生產低端的產品。“當時,我們就是用大鍋熬出來的氟材料,也要讓產品的性能達到一流標準。”東岳集團副總裁李玉文講述著企業發展的故事。創新,成為他提及最多的一個詞匯。
如今,置身在東岳未來氫能技術示范中心,仿佛進入一個未來的氫能世界,無一不充滿著科技感。其背后的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引人駐足點贊。“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已經獲得奔馳和福特公司燃料電池膜全面認證,壽命突破6000小時,取得了為全球量產氫能汽車配套氫燃料電池膜的通行證。”李玉文介紹,這張薄膜更是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使我國在氫能相關領域全球領先行列。
東岳集團未來氫能技術示范中心
此外,東岳集團在高端催化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新型有機硅材料等領域,實現國產化替代。“集團始終堅持瞄準重點領域攻克技術難題,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李玉文說,桓臺縣高度重視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目前集團下設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等六個公司全部培育為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有人才有創新創業活力。東岳集團在人才引進創新方面是淄博一個縮影。李玉文介紹,他們通過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同時立足人才發展實際,完善五大人才工作機制,即人才激勵、整合、引進、選拔、全球化機制,不斷拓展人才和科研資源的厚度、廣度,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淄博市科技局副局長趙曉煜介紹,淄博已成功獲批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增強區域科技創新能力。2021年,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79%,總量和占比位列全省前五位。目前,全社會研發經費系統填報總量達到150億元,較2021年認定總量增長46.14%。
同時,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培優做強科技主力軍。淄博建立完善了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逐步形成以“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為鏈條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次培育發展的創新格局。
產業創新:千年古城中崛起的智能“芯”
在臨淄齊都鎮遨博(山東)智能機器人廠區,一臺臺智能機器人設備如同穿越時空一般,在這座千年古城中誕生。
輸入電腦程序,復雜的多軸機械臂開始運作。萃取、研磨、打奶泡、拉花……短短75秒鐘,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就呈現在參觀者眼前。這是智能雙臂拉花咖啡機器人向參觀者展示它完美的咖啡沖泡水平。
智能雙臂拉花咖啡機器人
“智能雙臂拉花機器人帶火了臨淄智能制造。此外,這里還有按摩機器人和核酸檢測機器人。”遨博(山東)智能機器人公司負責人韓永光介紹,對于發展機器人產業而言,最為重要的是解決國外壟斷的磁編碼器、諧波減速器等卡脖子零部件。
2021年6月,臨淄區人民政府與中電科12所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醫用CT球管、智能協作機器人等項目為主體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基地,并承接12所項目從北京往臨淄轉移。該基地預計兩年建設期,達產后產值約49億元,五年內產值超過300億元。
這也意味著,千年古城鎮里崛起了“芯”產業。芯片產業為皇冠明珠,半導體材料乃立足根本。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乃至工業轉型升級的內部驅動力。臨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基地是目前國內領先的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研發及生產,磁功能材料、芯片及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生產為主體的集成電路材料產業基地,產品品級達到國內超強,國際領先,為淄博工業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打造新引擎。
淄博市堅持將新興產業作為支撐未來的關鍵,明確“以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啟動實施“四強”產業攀登計劃,搶抓時代風口搶灘布局未來產業,大力推動新經濟破土萌發,加快新興產業全面起勢、強筋壯骨。
遨博(山東)智能機器人公司
2021年,淄博“四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25.9%,列全省第1位;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 38.91%,列全省第1位。在同年的山東各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中位列一等并拿下新舊動能轉換單項獎;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三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文化創新:工業遺存盤活后煥發新生機
淄博是一座工業老城,城市轉型升級過程中如何將老建筑、工業遺存保護起來,讓它們煥發新的生機,成為一道新時代的考題。近年來,淄博通過全面實施文化賦能行動,努力推動文化“活”起來、旅游“火”起來。文化“兩創”更是給淄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滋養和深度賦能。
顏神古鎮是前博山陶瓷廠舊址。雨后,更是呈現出一幅歷史與現代交匯的畫卷。走進古鎮,角落里透露著生活的片段,歷史的痕跡和千年古瓷窯浮現在眼前。
“項目依托13座古窯、老廠房和傳統歷史街區,進行升級改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及產業小鎮。項目建設內容涵蓋度假酒店民宿,有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場,有民間地方藝術品收藏博物館群……”淄博朗鄉古窯村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亞明介紹。
顏神古鎮是淄博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一種新路徑。該項目承載淄博作為全國陶瓷生產基地之一的工業文明傳承與發展需求,把傳統文化和工業遺存、工業文明相結合,策劃陶風琉韻體驗游、工業遺址記憶游等特色文旅產品,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優秀文化產業項目。“按照5A景區標準打造,期間對于房屋的修繕改造遵循文物保護的原則。項目建成后帶動了周邊旅游經濟的發展。”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時,身處在鳳凰涅槃、加速崛起的關鍵時期,淄博這座老工業城市比任何時候更需要文化創新賦能,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今年5月,淄博出臺《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突破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六大創新突破”和“24項工程”,聚焦齊文化挖掘闡釋弘揚、遺址發掘保護申遺和文旅融合發展,致力推動建設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奮力爭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標桿城市。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