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時評 > 正文
  • 【光明論壇·經典】選擇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

      【光明論壇·經典】

      作者:董振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馬克思一段廣為流傳的經典話語:“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這段話出自馬克思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寫下這段話時,馬克思年僅17歲,但彼時的他已經展現出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凌云壯志。馬克思的一生,雖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探尋真理不懈拼搏奮斗,最終成就了偉大人生。

      馬克思在其一生中思想曾經過多次轉折,從青年黑格爾派到費爾巴哈革命民主主義,再到共產主義。但是,他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一經確立,終生沒有改變過,就是“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這一崇高理想貫穿了馬克思偉大的一生,也是馬克思之所以“首先是一個革命家”的初心所在。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將這一崇高理想進一步升華為科學的信仰,把他們為之奮斗的理想社會正式表達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對于資本對人的統治所造成的普遍異化現象,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們也曾進行過無情的鞭撻,例如我們所熟悉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傅立葉、圣西門等。但是,他們要么僅僅是停留于理論上的批判,要么是主要訴諸感情上的控訴,要么是止步于對未來烏托邦的美好憧憬,并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現實路徑,所以只能停留于空想。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深刻指出的那樣,“盡管這種變革的觀念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對于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深刻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馬克思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在實踐基礎上,馬克思主義超越舊哲學的理論哲學,實現了哲學的革命。

      從此,“解放”不再僅僅是思想活動,而是一種歷史活動。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建構和革命實踐都是圍繞著人類解放和為人民謀幸福而展開的。馬克思主義的整個理論大廈,包括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都是建立在唯物辯證法科學的、批判的、革命的邏輯基礎之上的。關于辯證法的實質,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2版的跋文中作出了經典的闡明:“辯證法,在其合理形態上,引起資產階級及其夸夸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根據辯證法,從來不存在永恒的東西,一切事物不過作為不斷革命和超越的過程而存在,資本主義也不例外。《共產黨宣言》的每一個結論,都不是強加給人的獨斷,而是充滿著辯證法的邏輯的真理性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合理性進行了充分肯定,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正是因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的偉大革命意義以及資本主義創造的如此巨大的生產力,才使它自身資本邏輯展開的過程中不斷帶來自身固有的矛盾,直接指向自己否定自己的革命力量,走向“兩個不可避免”的歷史命運。《資本論》同樣也是基于辯證法邏輯的真理力量,充分展開分析了資本邏輯發揮作用的前提,以及在其展開過程中必然一步一步到達自身的界限,從而走向自我否定的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恩格斯指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馬克思的一生就是為了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他所創立的科學理論為人民求解放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他所確立的偉大理想成為共產黨人終身不懈奮斗的崇高理想信仰。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崇高理想和神圣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歸根結底在于人民幸福,也就是踐行馬克思主義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的核心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正是馬克思“選擇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所蘊含的人生理想的信仰傳承。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8日02版)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