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愛心血”的“神奇之旅”: 唯一“身份證”全程可追溯,“體檢”合格后“枕戈待旦”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產婦順利分娩,產婦術中出血量達到5200毫升左右,熱心市民踴躍捐獻的一袋袋“愛心血”,對于病人救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保障作用。一袋血液從街頭流動獻血車成功采集,到運送回血站進行分離制備和檢驗儲存,再應用到醫院臨床輸血救治患者,中間要經過幾道關、多少環節,很多人并不了解。近日,記者來到市中心血站,探訪了血液從采集、分離、檢驗、入庫、儲存到發往醫院的這一段“神奇之旅”。
▲泰安市中心血站
全血采集 讓血液擁有全程唯一“身份證”
在一袋“愛心血”的神奇之旅中,血液采集是第一個環節。目前,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有關要求,每位獻血者都需要出示健康碼、行程碼,登記個人信息和接受體溫監測。然后,血站工作人員會指導獻血者填寫《獻血者知情同意及健康狀況征詢表》,對獻血者是否符合無償獻血要求進行初步評估。通過評估后,工作人員會對獻血者進行健康體檢,以及包括血型、乙肝表面抗原、血色素、谷丙轉氨酶等快檢項目的血液初篩,這是保證臨床用血安全的第一關。
▲泰安市民獻血熱情高漲
通過健康體檢合格的獻血者,就可以捐獻自己的“愛心血”了。采血護士會再次核實獻血者的有效證件、姓名、血型和采血量,隨后嚴格按照規范的無償獻血專業技術操作規程進行血液采集,保證采血過程“一人、一針、一袋”。據市中心血站血源科主任曲小娜介紹,血液采集完成后,會為采血袋貼上由13位編號組成的唯一標識“身份證”標簽。不管這袋血走到哪個流程,只要掃描血袋上的條形碼,獻血者的身份信息、血液各項信息都會立即顯示,從而保證了“愛心血”的全程可追溯性。血液采集的過程并不漫長,400毫升的血液只需5分鐘左右即可采集完畢。
▲駐泰高校學子獻血熱情高漲
隨后,在街頭愛心獻血屋或固定采血點采集成功的“愛心血”會被存放進專用儲血冰箱內,送往市中心血站。這樣,“愛心血”就完成了“神奇之旅”第一站。
科學制備 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成分分離
血液采集送回血站后就能用于臨床了嗎?當然不是。在市中心血站,血液分離制備會跟血液檢測同步展開,血站工作人員將這兩個過程形象地描述為“分離”和“體檢”。
▲血站成分科正在進行成分分離制備
血源科采集回來的血液稱之為全血,一袋全血里包含白細胞、紅細胞、血漿、血小板等成分。“采集完的血液送回站內就會被送到我們成分科,我們會通過統一的標準操作流程,一道道紛繁復雜的工序,將一袋袋全血分離制備成懸浮紅細胞、病毒滅活血漿和冷沉淀等各種成分血制品。相比全血,成分血能有效減少患者的不良輸血反應,確保患者臨床輸血安全。同時,現在醫學上提倡按需輸血。根據每個患者的病情和治療需求,輸注各種不同的成分血,既可以減少血液的浪費,保障寶貴的血液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還能有效提升輸血救治的實際效果。”市中心血站成分科主任仇連美介紹。
血液檢驗 三遍“體檢”合格才能過關
在成分科工作人員對全血進行分離制備的同時,檢驗科也會同步對送到的血液樣本進行“體檢”。對于采供血事業來說,檢驗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質量安全關口。為了確保臨床患者的健康安全,必須最大程度減少經血液途徑傳播疾病的風險。
▲血站開展血液樣本核酸檢測,確保供血安全
在檢驗科,每一個獻血者的血液樣本,都會經由兩批不同的檢驗人員,使用兩種不同的免疫試劑,進行兩次包括血型、血比重、轉氨酶、乙肝、丙肝、艾滋、梅毒7個項目的檢測。然后,血站還會對每一份血液樣本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可以將經血傳播疾病檢測的窗口期大大地縮短,同時提升病毒檢測的特異性和準確性,從而確保臨床用血患者健康安全。”據市中心血站檢驗科副主任劉世香介紹,每一份血樣大概需要歷經8小時左右,經過三遍嚴格檢測全部合格后,這份血液才會被貼上“合格血”的標簽。
▲中心血站檢驗科工作人員對血樣進行檢測
“血液檢測是保障血液安全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成本最高的環節,整個檢測過程,僅僅試劑的成本就超過百元,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必須不計成本地全力保障臨床用血安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泰安市中心血站建站29年來,泰安市從未發生經輸血傳播疾病的安全責任事故,一道道嚴苛的檢驗工序,嚴謹規范的檢驗流程,從根本上確保了我市的臨床供血安全。
爭分奪秒 365天24小時“枕戈待旦”
血液是戰略性的稀缺資源,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對血液的定位。在泰安市中心血站,只有供血科的燈是永不熄滅的,因為這里承擔著全市120多家各級醫療機構的臨床供血任務。這里,就是全市的臨床醫療血庫。
在市中心血站供血科,記者看到,經檢驗合格的各種血液制品,被分名別類地存放在儲血冰箱或超低溫儲血冰柜里。每一袋血液制品上,都清楚地注明了血液成分、血型、采血日期、制備日期、失效日期、貯存條件、適應癥、注意事項等。“血液的儲存很有講究,不同的血液成分保質期和儲存條件也各不相同。”供血科主任鄭翠萍介紹,不同的血液制品有著不同的保存和運輸條件:血漿制品在零下18℃以下的環境可以保存1-4年;紅細胞類制品在4℃的環境保存期是35天;血小板比較特殊,需要被放置在特制的保存箱內,保持溫度在22±2℃,而且要不停地震蕩搖晃,防止血小板自凝的發生。
▲泰安市中心血站科學調配臨床用血
據了解,掃碼讀取入庫的每袋成品血的唯一條形碼,可以精確到每一袋血液的采集時間地點、獻血者信息、采集制備檢驗者姓名,以及血液由哪臺機器進行制備、各項檢驗指標等所有細節的追蹤。
有人說,供血科相當于血站的“管家婆”。目前,泰安市年均供血量約18噸,所有的醫療用血都是從這里發往我市各級醫療機構的。供血科工作人員會根據每個血型、每個品類的血液庫存情況,以及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輕重,結合用血醫院提供的用血申請需求等實際情況,本著“先進先出、先急后緩”的原則進行科學調配、合理用血。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期間,供血科更是頂住壓力,在最艱難的時刻,全力以赴保障了我市臨床供血。
▲泰安市中心血站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確保臨床供血
▲泰安市中心血站啟動應急預案,科學調配臨床用血
根據記者的全程跟蹤采訪觀察到,從街頭采集回來的全血,后續各個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必須在8小時內制備檢驗完畢,血站工作人員經常要工作到深夜才能完成全部的工作。一袋血液從采集到用于臨床救治,承載著許許多多血站工作人員的辛勤汗水。
▲泰安市1998年—2021年無償獻血情況統計示意圖
據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實施以來,泰安市共有90余萬人共計獻血超過3.56億毫升。這是一個一直在不斷攀升的數字。在此,也呼吁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光榮的無償獻血者隊伍,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孫文志 通訊員 馬克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