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從一座紀念館看克敵制勝法寶

      

      解放戰爭中有一場戰役,標志著“中國人民革命的軍事形勢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這就是遼沈戰役。

       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沈戰役紀念館,回顧東北解放戰爭歷史和遼沈戰役勝利進程。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探尋這場“轉折之戰”的制勝密碼。

      戰略決戰 揭幕之戰

      1948年,在東北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拉開了關乎中國前途命運的戰略決戰的序幕。

      對于東北的戰略作用,毛澤東同志曾在黨的七大上作過這樣的表述:“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在東北門戶錦州打響。遼沈戰役能不能勝利,關鍵在錦州,錦州能不能攻克,關鍵在塔山。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為殘酷的一場陣地防御戰。

      在這個無塔也無山,只有百余人的小村莊,我軍以8個師抵擋國民黨11個師的海陸空立體進攻。堅守塔山的解放軍官兵,從進入陣地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準備活著下來。

      

      △遼寧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已故軍旅作家高玉寶當時是一名通信員,戰斗最激烈時,團長讓他去九連送達“六號陣地沒人了,九連要趕快上”的命令。九連官兵正在吃飯,接到任務后,指導員手拿吃了一半的高粱餅子,對全連官兵說:“同志們,大家要吃飽,這是我們一生中最后一頓飯了。”不到一天,九連同志也全部犧牲了。此后幾十年中,高玉寶時常惦念:“也不知道九連的弟兄們,最后一頓飯吃飽了沒有?”

      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在塔山浴血奮戰六晝夜,粉碎了國民黨軍增援錦州的圖謀,成為戰爭史上的經典戰例。

      遼沈戰役歷時50余天,以解放東北全境而告終。遼沈戰役勝利后,解放軍的總兵力增加到310萬人,國民黨軍隊的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中國人民革命的軍事形勢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

      得人心者得天下

      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爭先上戰場。

      在廣闊的東北戰場上,有許多這樣的感人事例。延邊朝鮮族特等烈屬模范李玉今,在參軍熱潮中先后送4位親人入伍。在她的積極帶動下,大批青年踴躍投身革命。

      在塔山阻擊戰中,為幫助部隊構筑工事,塔山村周圍群眾紛紛卸下自家門板,有的連炕沿、柜蓋也都拆了下來。他們還冒著紛飛的炮火,修筑交通壕、搶救運轉傷員、送水送飯。群眾說:“部隊需要什么,我們就支援什么。”

      

      △遼沈戰役紀念館中的“塔山英雄樹”。它本是塔山地區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榆樹,當地地勢平坦,戰士們就是以這棵大樹作為掩體,擊退了國民黨軍的一次次進攻。如今,這棵“英雄樹”上布滿了彈孔和燒痕。(總臺央視記者石偉明拍攝)

      據統計,遼沈戰役中共出動民工183萬人,擔架13.7萬副,搶修公路2185公里,籌集運送糧食5.5萬噸。軍民團結,魚水情深,充分顯示了人民戰爭的偉力。

      戰場上,國共雙方也形成鮮明對比。解放軍指揮員帶頭沖鋒陷陣,士兵們身前總是傳來“跟我上”的鏗鏘話語;而國民黨軍的身后,卻是督戰隊的舉槍催促“給我上”。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

      “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

      錦州地區盛產蘋果,遼沈戰役錦州攻堅戰前夕,正是瓜果飄香時。東北野戰軍要求部隊“保證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無論是掛在樹上的、收獲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這是一條紀律,要堅決做到”。解放軍戰士們嚴守紀律,無論是路過還是借住在老鄉家,無論如何饑渴難耐,都自覺地不吃不拿一個蘋果。

      毛澤東同志后來從電報中得知此事,很受感動。新中國成立后,他屢次提及“不吃老百姓一個蘋果”的故事,將其作為黨風建設的典型范例。

      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中央八項規定,一代代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嚴明的紀律、優良的作風。

      歷史告訴我們,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支軍隊的力量,不僅要看其人數,不僅要看其武器裝備,還要看其紀律性。人民軍隊必須用鐵的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

      

      △遼沈戰役紀念館,英烈館。(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歷史應當為人民所銘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走進紀念館,回望歷史,緬懷英烈。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

      監制丨申勇 趙雪花 龔雪輝

      主筆丨侯艷

      播講丨黎春

      音頻制作丨劉逸飛

      責編丨郁振一

      視覺丨陳括 張晶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