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設置三道防線防控滸苔綠潮
8月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建設新時代海洋強省情況。
會上,山東省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東介紹,從2007年開始,黃海滸苔綠潮一直是山東省海洋生態環境的嚴重災害。
今年4月開始,自然資源部組織江蘇、山東兩省開展前置打撈工作,首先在南黃海滸苔綠潮生成區域組織打撈。山東省設置了三道防線,其中第一道防線蘇魯交界附近的35°N海域(120°E至121.50°E)是重中之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統一協調,靠前指揮。5月18日,在日照市成立了山東省黃海滸苔綠潮前置打撈現場指揮部,抽調省海洋局、日照市、青島市有關人員集中辦公。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指揮部工作規則、工作流程等制度;開發了北海區滸苔前置打撈信息平臺,確保前置打撈工作責任明確、執行有力。
二是立體監測,科學研判。綜合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船舶巡航等手段,掌握綠潮分布和漂移路徑;截至8月1日,共發布大型藻類預警信息69期。每天根據監測結果制定次日打撈布局方案,分區域布防,網格化管理。
三是高效打撈,妥善處置。制定漁船稽核辦法,設定在海作業時間、航行距離、打撈量、作業區清理情況等四個考核指標,根據不同階段的任務目標,彈性設置指標權重,充分調動漁船作業積極性。制訂卸載駁船管理辦法,提高卸載效率。開展滸苔資源化利用和腐熟投放標準試驗,確保妥善處置。
四是嚴格監管,確保安全。制定惡劣天氣應急預案和安全作業管理辦法;對在海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配備衛星電話等通訊設備;對船只安全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對所有參與作業的漁船和駁船進行信用評價,建立數據庫管理,信用良好的船只明年優先考慮參與滸苔處置。
通過前置打撈,滸苔規模得到有效控制。截至8月1日,黃海海域滸苔覆蓋面積為3.9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減少92.9%。全省海上打撈滸苔約24.8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65.9%;岸上清理滸苔23.4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75.8%。青島海上打撈滸苔約22.03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68.7%;岸上清理滸苔8.7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86.4%。
下一步,將認真總結今年滸苔綠潮前置打撈工作,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打撈處置的全鏈條、各環節,為明年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