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中國算力大會|推動黃河流域算力一體化
二〇二二中國算力大會舉辦十四場分論壇
推動黃河流域算力一體化
在一個地下礦井內,有500到1000個工業視頻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可以實時感知井下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警。人工智能新技術賦能礦業,將促成井下減人以至無人的目標。7月29日,山東能源集團總經理助理王立才在昇騰鯤鵬生態分論壇分享了智慧礦山的案例。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作為關鍵“底座”,正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2022中國算力大會已舉辦的昇騰鯤鵬生態、云網融合實踐與展望等14場分論壇上,各界共議如何高質量推進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算力基礎設施高速發展。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5萬億元,關聯產業規模超過8萬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近2000萬臺,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以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內生動力推動下,新計算時代正悄然來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表示。
“成功的算力基礎設施應具備兩大特點:低成本門檻和低技術門檻,也就是用得起、方便用。”上海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松認為,算力基礎設施集約化布局將是實現算力服務普惠的重要途徑。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創新分論壇上,商湯科技與淄博市政府啟動了北方AI算力創新中心。
為了讓算力成為如同水、電、高速公路一樣好用的基礎設施,推動算力通過網絡流動起來至關重要。昇騰鯤鵬生態分論壇上,濟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武漢超算中心接入中國算力網。“6月份中國算力網——智算網絡上線,接下來,包括超算中心、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算力樞紐以及社會算力基礎設施,都可以并入中國算力網,形成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統一算力大市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鄧泰華表示。
算力網絡建設正在多線推進。7月22日,國內首個超算互聯網工程在濟南上線。“今年,山東各地的數據中心將全部實現互聯互通。”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副主任潘景山介紹,爭取2022到2023年,形成黃河流域算力一體化,下一步再接入中國算力網,鏈接全國,未來還要將算力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
算力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生態協同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算力網絡創新發展分論壇上,中國移動正式啟動算力網絡創新試驗示范網(CFITI),發布算網服務1.0,并與浪潮集團、山東高速集團、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速推動產品算力化、算力產品化,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算力基礎設施的綠色發展也是論壇上的熱門話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提出,要深耕綠色節能技術,促進綠色能源的規模化利用,提高新型算力基礎設施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利用率,加強綠色人工智能的技術攻關,推進綠色算力可持續發展。
(大眾日報記者 段婷婷 王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