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看山東丨貧困村變“網紅村”,從泰山·九女峰看齊魯樣板如何打造
7月27日,“國企改革看山東”媒體采訪團來到山東文旅集團首個簽約并投入建設的鄉村振興項目——泰山·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進行參觀調研。
返鄉創業、就地就業,從前的貧困村變成“網紅村”
野奢的美景和體驗,設施齊全、媲美五星級酒店的鄉村度假區村別墅……眼前的一切令人很難把這些和一個曾經破敗凋敝的貧困村聯系在一起。
九女峰民宿
資料顯示,東西門村建于清代康熙年間,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因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越來越多的原住民背井離鄉,村子里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老人和年久失修的廢棄老屋。但從2019年開始,這里的一切開始發生改變。
2019年,魯商山東文旅集團所屬山鄉集團有限公司在東西門村被選作鄉村振興試點建設引入品牌民宿,并配套建設九女峰書房、泡池,打造神龍大峽谷,把凋敝的村子建成了“網紅”打卡地高端酒店。隨后,九女峰書房、泡池以及“故鄉的云”等景觀一一建立,如今,這里已經成為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民宿內景
同時,伴隨著村里旅游業的發展,不少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紛紛回鄉。
在外漂泊多年的村民楊傳喜和妻子劉偉偉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重修了自家的老宅開起了農家樂,早上小兩口在市里購置物料驅車到村里上班,晚上接待完顧客再返回市里居住。“掙得一點都不比城里少,2020年又生了二女兒,每天都樂呵呵!”楊傳喜告訴記者,2021年,小兩口農家樂的年營業額達到30多萬元。
與楊傳喜夫妻同在一個村的孫福泉、楊慶花夫婦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孫福泉與妻子二人以前靠種核桃、栗子為生,一年的收入僅為5000余元。如今,兩人一個在“故鄉的云”東西門村的民宿停車場做保安,一個在民宿書房做保潔,兩人月收入超6000元,趕上了過去一年的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2022年6月,夫婦倆的女兒生下一對龍鳳胎,為幫助女兒照顧孩子,目前楊慶花剛離開書房的工作,為女兒照顧孩子。而這些變化均源于泰山·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建設和運營。
自主探索鄉村振興四種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泰山·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涉及19個村、50平方公里、1.3萬人。聚焦鄉村文旅、康養度假、高效農業“三大核心產業”,按照“667”發展模式,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目前已成功打造了里峪、八樓和東西門三個村,分別榮獲了中國最美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旅游重點村等榮譽稱號,其中“故鄉的云”和“故鄉的月”項目也成為知名的網紅打卡點。二期三期項目,將陸續帶動合順、豐山等十余個村莊。
九女峰書房已成為著名網紅打卡地
九女峰泡池
作為集團的開篇之作,泰山·九女峰項目不斷創新,探索出了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徑。
充分發揮產業鏈條優勢,探索形成了“六進村、六能、七變”的“667”鄉村振興模式,核心就是把集團的教育、康養、精品旅游、智慧零售等優勢產業導入鄉村,打造“能吃、能住、能玩、能購、能讓群眾富起來、能讓村集體有收入”的發展模式,實現“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民、農舍變客舍、勞動變體驗、勞力變人才、資源變資本、產品變禮品、資源變資本”的發展目標。
九女峰項目創新建立利益聯結模式,不與村集體、村民爭利益,通過鄉村振興平臺做增量的原則確立五方(村集體、村民、企業、集團、政府、合作方)“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合作模型。
其中,采取代建代營模式,整合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實驗改革資金,用于建設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研究院部分項目。作為村集體資產,通過租賃運營的方式為村集體獲得長期租賃性收入,平均每年可以為三個村增收90余萬元,實現了企業、村集體、村民多方受益。
構建聯農帶農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宅基地租賃、村集體股權分紅、項目地就業,讓村民有了四筆收入。
促進就業、產業賦能
記者了解到,一期投資建成并投入運營的項目有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研究院(泰安鄉村振興學院),春天里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八樓氧心谷民宿、“故鄉的云”項目,山地戶外運動主題公園,“故鄉的月”及神龍大峽谷項目。每個項目都給周邊的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八樓村總山林面積3000畝,全村現有人口29戶51人,平均年齡63歲,是典型的空心村、老齡村。山鄉集團建設了八樓氧心谷,由民宿集群組成,設有餐廳、酒吧等配套設施。現在的八樓村就是“一個可以讓鳥喚醒你的地方”。
東西門村山林面積8000畝,現有村民54戶118人,平均年齡61歲,也是典型的空心村、老齡村。
山鄉集團有限公司在東西門村成功打造了“故鄉的云”和“故鄉的月”項目,作為山林野奢系列主題民宿,同時設有九女峰書房、咖啡廳等配套設施,在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鄉村度假產品的同時,九女峰項目更是為當地村民提供了百余個就業崗位。
與此同時,在山鄉集團黨委的領導下,九女峰項目遵循鄉村振興基本原則,全面推進“五大振興”,實現了“零散村的集群振興、薄弱村的鳳凰涅槃、兩山理論的深度落地”。
在聚焦產業促進鄉村振興方面,規劃設計了“一軸、一帶、兩心、兩區、三組團、多節點”的空間發展格局。目前在一期項目的基礎上,啟動建設了親子度假項目童話村,與團省委共建未來村,與省委宣傳部共建山東手造非遺文化村,打造泰山名貴中草藥產業園,逐步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產業體系,已經建設形成北部山區的鄉村文旅,東部山區的康養度假以及南部片區的三產融合示范帶,并已經建設形成北部山區的鄉村文旅,東部山區的康養度假以及南部片區的三產融合示范帶,并培育了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
在項目區豐富文化載體,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造了八樓市集、山享讀書會等文化項目,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陣地。
“齊魯樣板”先鋒帶頭
經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泰山·九女峰取得階段性成果,標桿和示范效應逐步凸顯。
目前,泰山·九女峰項目的經驗做法被財政部山東監管總局總結為山東省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三種典型模式之一,在首批山東省星級民宿評定中,九女峰項目“故鄉的云”、八樓氧心谷民宿雙雙入選五星級民宿。“故鄉的云”項目榮獲2021全國十佳民宿。“故鄉的云”及九女峰書房榮獲2021年中國鄉創地圖“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度假區”稱號,“故鄉的月”多次榮獲美國房地產行業建筑設計金獎國際大獎,并被國際知名建筑媒體評為2021年最令人驚艷的10座中國建筑之一。
九女峰標志性景點——八樓站
九女峰鄉村振興項目的成功實踐,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各級黨政領導、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截至目前,共接待來自省內外各級領導考察調研2000余次,項目自2020年一期項目建成以來,累計接待游客80余萬人次。九女峰項目也被省委認定為山東鄉村振興“新典型”。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直接帶動1500人實現就業。
如今的泰山·九女峰,已經成為“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留得住鄉愁,嗅得到炊煙,聞得見雞鳴”的富春山居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泰安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