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好,候鳥變留鳥!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東平湖 “安家落戶”
7月東平湖,水草豐茂,碧波蕩漾。“看,那邊成群的就是青頭潛鴨。”沿著東平湖青頭潛鴨養護觀測站負責人陳昌倫手指的方向,只見一群青頭白肚的鳥兒聚集在一起,或低頭覓食,或嬉戲游弋。
夏季本應該北遷的青頭潛鴨,卻在東平湖里安了家。“最近我們首次拍攝到青頭潛鴨幼崽,這一發現證實青頭潛鴨已在東平湖繁衍生息。因為好生態,這些候鳥成了留鳥。” 陳昌倫說。
青頭潛鴨種群數量稀少,全球不過5000多只,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其對水質和周邊生態環境要求非常苛刻。今年3月,僅在東平湖就監測發現1600余只青頭潛鴨,7月,首次監測到青頭潛鴨在東平湖自然繁殖成功,再次說明東平湖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青頭潛鴨關鍵棲息地。
陳昌倫是一位資深鳥類愛好者,從最初的愛鳥、拍鳥,到現如今的護鳥,幾年時間里,他逐漸將愛好變為了一種責任。“在不斷地拍攝過程中,對鳥兒的感情也越來越濃,今年,我們還承擔起了青頭潛鴨養護觀測的任務。”
5月22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在東平湖建立了青頭潛鴨養護觀測站,加大了東平湖野生動物救護及棲息地保護工作。觀測站兼具“查、護、管、育”四項功能,為青頭潛鴨在東平湖繁衍生息提供有力的專業保障。
“紅外線照相機能夠很好地捕捉鳥類覓食情況和行動軌跡,我們在6月中旬開始在棲息地安裝,對青頭潛鴨進行24小時監測拍攝。”觀測站組建后,陳昌倫與愛鳥人士一起,聯合曲阜師范大學青頭潛鴨監測與研究中心,利用紅外線照相機、望遠鏡等設備對青頭潛鴨潛在繁殖種群開展了全面系統的調查。
令人驚喜的是,七月初,觀測站成員觀測到了第一個青頭潛鴨家庭:一共七只。這一發現讓他們瞬間興奮起來。“自從發現了第一窩,同志們早上4點半就起來巡湖,一直到傍晚,就這樣觀察了20多天。” 陳昌倫說,目前,已確認至少14個青頭潛鴨家庭繁殖成功,98 只不同周齡的幼鳥在成鳥陪伴下覓食十分活躍,在此度夏的青頭潛鴨種群數量也超過了346只。
從1600多只青頭潛鴨的“亮相”,到346只青頭潛鴨的安家落戶、繁衍棲息,生動反映出東平湖濕地功能的有效改善。東平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樞紐,近年來,在東平縣委、縣政府的有效管護下, 全面拆除12.6萬畝網箱網圍,徹底取締沿湖餐船、砂場、“三無”船只,建設環湖生態隔離帶74公里,湖域面貌煥然一新,湖水水質常年穩定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同時連續多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投放鰱魚、草魚和河蟹等優質魚蟹苗種1600多萬尾,實現了以魚控草、以魚抑藻、以魚凈水的目的,也為水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灰頭綠啄木鳥、領嘴雀鵯、三道鹛……隨著湖區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和提升,東平湖成了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像青頭潛鴨一樣的珍稀鳥類在東平湖“安家落戶”。目前,東平湖自然保護區現有植物資源679種,野生動物786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0種,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家園。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李皓若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