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質量如何?白鷺來“投票”
有的貼水面飛行,翅膀掠過湖面濺起點點水花;有的在荷花間來回踱步,紳士范十足,構成了一幅綠白相間的美景。連日來,百余只白鷺在尚家寨村泮河沿岸棲居。藍天白云下,翩翩白鷺,姿態婀娜,隨風起舞,它們時而低空盤旋、時而棲息于水沚、時而河中覓食,給綠水青山環抱中的泰城增添一道靚麗的景觀。
成群白鷺來安家 環境改善是關鍵
“我在這住了30多年了,還是第一次見。”尚家寨村村民尚玉娟滿心歡喜,“前一陣我注意到河道上飛來了幾只白鷺,在青年路橋北邊氣盾壩上覓食,這幾天越聚越多,最多的時候得有一二百只。”
泰安市泰山愛鳥協會會員劉兆瑞向記者介紹,白鷺屬于水鳥,對生存的自然環境要求較高。每年的4月到7月是白鷺的繁殖期,繁殖期過后,白鷺成鳥教幼鳥捕食,為幾個月后的遷徙儲備能量。白鷺大量遷徙到某地筑巢,說明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適合它們棲息。白鷺以捕食青蛙、魚和泥鰍為主,用來養活雛鳥;棲息地周邊要有樹林,如果有濕地會更好。
野生動物是環境質量的試金石,環境質量變好了,它們才會用腳投票,選擇在這里停留、棲息。“去年的時候,為了配合泮河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尚家寨村在泮河兩岸整體征地60多畝,河道進行了拓寬,修建了氣盾壩,對于防洪防汛、生態保護起到了很大作用。”尚家寨村黨支部書記付玉亮介紹,在修建氣盾壩的同時,通過對河道治理實現了雨污分離,水質也有了極大的改善,生態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吸引各種鳥類前來安家,成為鳥類的生態家園。
今年前4個月 我市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小動物們選擇來泰棲息,給我市生態環境改善投上了生動一票。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拳整治環境突出問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21年以來,我市在流域、市域、村域3個層級開展立體化水環境治理。流域層面,協調3市共14個縣(市、區)、功能區,完成16個重點河流斷面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簽訂。市域層面,對全市3578個排污(水)口進行溯源整治,創建10條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建成126條美麗幸福河湖,率先將外排水質COD、氨氮、總磷等指標提升至地表水Ⅳ類標準。在村域層面,我市高標準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1652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國控河流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3.3%,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根據最近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至4月,我市國控、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年度考核要求,水環境質量指數比去年同期改善23.6%,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位。
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白鷺成群……夏日的泮河河畔,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據愛鳥人士介紹,白鷺喜歡清靜,生性膽小,在此也呼吁廣大市民,盡量遠距離觀賞,不要高聲喊叫驚擾它們,讓它們在自然狀態下生活。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孫文志 李皓若 隋翔】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