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之花綻放在每個孩子心田
全方位、多層次對未成年人開展思想道德教育
讓文明之花綻放在每個孩子心田
□記者 張曉帆通訊員 丁 之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予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予逝兮……”在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小學,每天早上第一堂課開課前,悅耳的童聲便會響徹校園。《詩經》《論語》《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孩子們日復一日地聽,認真專注地背,接受著傳統文化潤物無聲的浸染。
青島市李滄區實驗小學積極優化“晨誦、午賞、閑讀、暮思”經典誦讀課程,開展以“禮、智、體、詩、書、藝”為主題的學生節,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李滄區教體局局長王曉光看來,思想道德教育是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關鍵。今年,李滄區全面啟動“永遠跟黨走黨小萌正當時”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每個兒童化身“黨小萌”,用兒童的語言、用身邊的生動事例、用孩子喜愛的時尚元素,講述美德故事、紅色故事。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在出差的途中,他曾經不留姓名地幫助一名丟了車票和錢的外地婦女,曾幫助一個探親的老大娘找到了兒子,也曾冒雨送過一對素不相識的母女回家……當有人需要幫助時,每個人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必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李滄區實驗小學,每周一早上的升旗儀式上,都會有“黨小萌”講述美德故事。
李滄區實驗小學的百米“紅色·勵志”文化長廊試驗田,一面面墻壁都在講述中國故事,從“四史”內容、了不起的“中國精神”、氣貫長虹的“中國之度”,再到感天動地的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航天精神、逐夢少先隊……在有溫度、有色彩、有情懷的紅色力量中,孩子們根植內心的紅色精神愈發深刻、有力量。今年,學校被評為山東省首批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
學校打破了空間定勢,“黨小萌”不僅在學校的教室里上思政課,還走出校園,來到李村街道大嶗路社區進行研學活動,通過尋訪身邊先鋒榜樣足跡,爭做文明有禮、尚善明德的好少年,在思想道德實踐中筑牢精神文明之基。
與李滄區實驗小學一樣,青島市中小學校積極參與文明校園創建,創新德育方法,打造特色品牌,鍛造理想信念根基;弘揚主流價值,涵育中華文化,大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滋養文明風尚,培育文明習慣,全方位、多層次對未成年人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讓文明之花綻放在每個孩子心田。
青島東川路小學積極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島八大峽小學構建自上而下的德育一體化管理體系、校家社協同育人體系、“峽光少年”評價體系三條育人主干道。膠州市香港路小學為學生建立“好習慣銀行”,學生可根據個人儲蓄情況兌換自己喜歡的文具、書籍和玩具,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與訓練。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