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勞動教育須防“走過場”
半月談記者 趙琬微 王瑩 廖君 孟含琪
從學校里的“小小菜場”,到家里掌廚的“中華小當家”,當人們為勞動教育“點贊”的同時,避免勞動課“走過場”,也成為家校日漸關注的焦點。
學生在烹飪課堂上動手實踐
勞動課要避免增加家長負擔
時下,“勞動課回歸”受到普遍認可。同時,一些家長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有家長認為,烹飪課很難教,學校負擔不起每個學生的教具,很怕最后演變成老師課堂理論指導,學生課后回家,家長灶臺前實踐指導。
“種植蔬菜、飼養家禽,這些城市孩子平時沒機會接觸,需要都學會嗎?”一名家長說,原以為勞動教育就是做飯、打掃衛生,仔細看了任務單后,發現有些項目離生活比較遠。學校會不會將勞動課程的責任轉嫁給家長,讓家長用業余時間教孩子做飯、養花、種菜等?
另有部分家長閱讀《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后擔心,一些勞動課程任務較難,包括修家電、飼養動物、三維打印技術、激光切割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液態金屬打印技術等。家長自身并不懂相關知識,很難給孩子有效指導。
謹防勞動教育變為另類應試教育
有家長在網上吐槽,光看到《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10個任務群的名字,就要吐血了。“這些需要花費學生多少時間精力,又會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考核?關鍵是,勞動課程分數對孩子升學是否有影響?”
不少受訪者認為,勞動課對中小學生的作用在于育人,而不是教謀生技能,考評不應過于應試化。希望考評減少書面作業、論文等,多采用寓教于樂、寓教于勞的方式。
沈陽市沈河區勞動教育教研員張麗華等表示,在考核評價形式上,通過校內實踐比賽、實踐展示等,讓家長切實看到孩子的變化,喚醒家長的參與熱情。
遼寧教育學院勞動教育教研員孫巖認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構建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材的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實施體系,盡快研制勞動課程教材和科學評價體系。
吉大附中力旺實驗中學九年級十五班班主任王吉宏建議,學校勞動教育可采取積分制,孩子每完成一項,就會獲得相應積分,期末考察每個孩子積分情況。
杜絕形式主義,
家長配合比“學校教”更重要
今年5月,北京某中學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學校團委要求勞動課上,學生全程穿校服、戴紅領巾,上傳“顛大勺”圖片,以方便后續宣傳。對此,家長表示“極度不理解,這種要求完全就是搞形式主義”。
在“知乎”App上,有家長提出,“請讓孩子在學校完成做菜、修家電等勞動項目,不要讓家長每天發視頻,拍照打卡發家長群。”這一發言收獲1700多贊同。有人提出,課程方案初衷是全方位培養人才,但是沒有明確實現這些要求的“KPI”主要由哪個群體承擔,可能會出現家校之間互相推諉責任,造成落實環節打折扣。
勞動教育大量的實操在家庭,因此“家長作業”很難避免。“要爭取家長的支持,關鍵要在設定任務之前尊重家長的意見。”吉林大學附屬中學一名學生家長說,希望學校能把勞動課與文化課結合起來,讓家長認識到勞動教育對于孩子能力提升的意義。
“通過實踐,我們感受到,孩子不排斥勞動,但是一些學校、家長并不重視勞動教育。”沈陽市沈河區方凌小學校長王娟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進行考核,同時通過勞動教育比賽等特色活動,讓家長看到孩子的積極變化。
只要家長真正認識到勞動教育對孩子成長有益,就能主動開展教育活動。張麗華建議,對勞動內容的要求不能過于單一,要根據家庭的需求,布置可選擇、可替代的勞動作業,這樣有利于獲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