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開展防汛應急救援實戰演練
“泰山區出現一次罕見的強降雨天氣過程,其中邱家店鎮降雨量最大,泰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多支救援隊迅速集結,展開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堤壩滲漏搶險、水上救援等工作。”19日下午,泰山區在邱家店鎮劉家疃村大汶河畔舉行了防汛暨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實戰演練。
演練一開始,模擬受副熱帶高壓氣流和西風槽的共同影響,泰山區出現一次罕見強降雨天氣過程,其中邱家店鎮降雨量最大,泰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邱家店鎮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開展緊急會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變化,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工作,泰山藍天救援隊、泰山區森林消防大隊等多支搶險救援隊伍迅速集結到達現場。因持續強降雨,群眾需要及時轉移安置,應急救援隊隊員通過鳴鑼、警報、哨聲發出預警,各搶險組挨家挨戶通知村民轉移,醫療組對老弱病殘人員進行檢查,同時安排救援組幫助轉移行動不便的群眾,隊員們采取攙扶、肩背、手抬等方式幫助群眾按照指定路線向安置點轉移,在群眾到達安置點后,立即妥善有序安置轉移群眾,以戶為單位及時清查統計,確保不落一人。
據了解,劉家疃村的臨時應急安置點設置在村廣場西側村服務站內,有廚房、餐廳等設施,儲備了方便面、礦泉水、米面蔬菜,購置了衣物、床上用品、生活用具,滿足了轉移安置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水上救援演練科目中,模擬河道內有2名群眾落水,1名落水群眾失聯,情況萬分緊急。泰山藍天救援隊隊員駕駛舟艇靠近落水群眾,將一名落水群眾救到船上。另一名位于岸邊的救援隊隊員操作水上飛翼機器人對另一名落水群眾實施救助。據了解,水上飛翼機器人是近年來新興科技救援裝備,落水群眾抓住飛翼救援機器人,利用飛翼機器人的自身動力,拖帶落水群眾安全返回地面,脫離險情。此外,救援隊還派出一艘舟艇攜帶聲吶探測儀設備對另一名落水失聯群眾進行盲點搜尋,確定位置后潛水員下水,成功救出落水失聯群眾。
整個演練涵蓋了地下車庫搶險、堤壩滲漏搶險等7個主科目、13個子科目。本次演練堅持貼近實戰的原則,突出練指揮、練協同、練隊伍、練保障等重點,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防汛應急工作機制,確保強降雨發生時各應急救援隊伍能“拉得出、用得上、戰得勝”。
演練前,還舉行了劉家疃藍天救援站授旗儀式。劉家疃藍天救援站位于汶河北端,一旦發生險情,可以快速輻射救援下游20公里汶河水域,對泰山區構建“統一指揮、反應快速、救援有效”的水上救援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建 攝影記者 隋翔 實習生 史蘭禹】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