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動能轉換提速 發展質效齊升
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5.5%,高于規上工業10.7個百分點;“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4.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提高3.5個百分點……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山東經濟數量上的良好態勢擴大和增強的同時,反映經濟發展質量的部分指標也更加優化。
“在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下,山東經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幾年山東持續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越來越強。”省委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徐加明分析。
實現營業收入13.1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16.48%……7月11日晚,威海光威集團控股的上市企業光威復材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克服疫情沖擊、原材料漲價等不利因素,企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從一家單純生產釣魚竿的企業,發展成為國內碳纖維領域產品系列最全的企業,光威集團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實現跨越的關鍵,是創新。“每年的研發投入占比都在10%以上,碳纖維的研發投入占比更是達到15%。”光威集團董事長陳亮介紹,光威復材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項目,實現了高端碳纖維國產化自主保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山東聚力推進“十大創新”行動,省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在2021年基礎上再增加10%,達到145.2億元,新爭取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育認定省工程研究中心135家,新建省實驗室3家,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22.5%,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驅動能級不斷提升。
38個“雁陣形”集群、63家領軍企業——6月13日,省發展改革委公布第四批入庫培育的“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名單,山東“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領軍企業數量分別增至143個和217家。
“十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今年,山東出臺“十強”產業行動計劃,對技術創新、產業集群、領軍企業、重點項目、園區建設、品牌打造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明確了236項主要任務及54項推進措施。突出“十強”產業關鍵領域,聚焦43條重點產業鏈、11條標志性產業鏈、143個“雁陣形”產業集群,堅持“一鏈一策”“一群一策”,謀劃實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推動產業鏈條加快延伸、產業集群加速壯大。上半年,143個“雁陣形”產業集群規模達到7.2萬億元,優良的產業生態正加快塑成。
7月12日,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光電顯示新材料產業園研究院及高端裝備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聚焦光電顯示、硅碳新材料等半導體高端裝備進行研發制造,為產業園后續項目提供成套技術及裝備解決方案,是青島發展芯屏產業的又一重要成果。
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是主抓手。今年,山東聚焦“十大擴需求”行動,謀劃確定省級重點項目2000個,比2021年增加400個,年度計劃投資規模提高近20%。近期,對全省重點項目進行了調整優化,省級重點項目增加至2300個,其中2123個實施類項目已經開工1964個,開工率92.5%;完成投資476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4.2%。
重大項目不僅數量增進度快,還呈現出結構優化、層次提升、支撐強勁的良好態勢。“‘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4.9 %,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3.4%,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6.7%,連續保持15%以上增長,31個制造業細分行業中26個實現正增長、增長面超過80%。”新聞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棟說,我省持續加力重大項目建設,打出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市場化運作“組合拳”,既有力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又高效激活了發展新動能。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已經進入取得突破的決戰決勝關口,新生動能不斷涌現聚集,傳統優勢不斷夯實塑強,全省經濟發展的‘家底’越來越厚,發展動力越來越強,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省政府副秘書長崔建海說。
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5.5%,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0.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61.0%、33.1%和18.2%;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務服務等高端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實現20%以上快速增長;機電產品出口增長20.3%,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1.8%,貿易結構繼續優化。
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加固、質效向好的發展態勢;財政收入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6.3%,總體好于預期、高于全國,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收入分別增長10.5%、17.3%、14.3%、12%。
新舊動能轉換還帶來綠色轉型明顯成效——上半年,全省PM2.5濃度在去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9.1%,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2.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37%、同比提高6.8個百分點。
(大眾日報記者 王建)
“實踐證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方向路徑和方式方法是完全正確的。下半年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山東要繼續堅定不移抓緊抓好新舊動能轉換,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徐加明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