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持續,專家提醒警惕這些防暑誤區
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已連續多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各大醫院急診處理多名中暑病人和熱射病患者,應對高溫炎熱天氣,專家提醒了解預防中暑的方法很有必要,但一些防暑誤區千萬要警惕。
7月14日,杭州街頭的電子顯示屏提醒市民注意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新華社記者 江漢攝)
誤區一:白天在室外才會中暑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任菁菁介紹,中暑跟人所處的環境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等都相關,并不是在太陽下暴曬才會中暑,即使是室內,如果環境密閉、溫度高同樣容易中暑。因此,有些老年人因擔心電費而不使用空調、電扇等電器,在高溫天待在家中仍有可能中暑。
誤區二:中暑發熱后口服退燒藥
專家表示,中暑引起的體溫升高與普通的發燒需區別對待。中暑引起的體溫升高主因是散熱障礙,人體的“恒溫空調”度數沒有升高,而常規的退燒藥會下調“空調溫度”,使已經大量出汗的患者進一步出汗,加重電解質紊亂,加重病情。
中暑發熱的正確應對方式是物理降溫,如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用2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擦拭身體,避免浸沒身體,以便蒸發散熱,同時避免用大量酒精擦拭身體。
誤區三:中暑后大量飲水
任菁菁提到,中暑后適當補水是正確操作,但切勿大量飲水,這不僅會導致電解質平衡被打破,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癥,還可能出現腦水腫昏迷。正確的補水方法是少量多次,并最好飲用淡鹽水。(記者 黃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