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創新調解模式實現矛盾糾紛化解關口前移
一邊因懷孕身體不適,要求結清工資辭職回家;一邊以未提前告知,導致工作不能順利交接為由,拒絕支付當月工資……近日,岱岳區大汶口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通過三級勞動爭議調解網格,成功調解了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巧妙化解了雙方之間的矛盾。發揮屬地優勢
巧妙調解勞動爭議
“真沒想到一年多后,在自己都要放棄的時候,通過工作人員的調解,我要回了工資,心里別提多高興了。”近日,頂著炎炎烈日,劉女士將一面錦旗送到大汶口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向工作人員表達了感激之情。
2021年,在超市從事財務工作的劉女士因懷孕感到身體不適。在請假后又口頭辭職,要求超市結清工資、批準辭職。此時,超市負責人表示,自己并沒有接到劉女士的正式辭職申請,且因其短時間內無法順利交接工作,導致超市運營受到影響,拒絕支付劉女士當月工資。雙方各執一詞,態度強硬,一場由辭職結算工資引起的矛盾糾紛逐漸激化。
“考慮到雙方存在爭議,我們按照‘鎮—管區—村’三級勞動爭議調解網格機制,為該糾紛制定了由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指導,村調解小組具體跟進的解決方案,最大限度發揮村級調解人員的優勢。”大汶口鎮人社所所長屈帥表示,事實證明,這套調解方案的效果十分明顯。村級調解人員在多次取證,掌握事實情況后,與雙方進行多次溝通,講明利害關系和責任歸屬等問題,最終幫助雙方達成和解。
堅持預防先行
將矛盾化解在企業內部
勞動爭議調解是柔性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是解決勞動爭議的“第一防線”,對于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為從源頭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發生,大汶口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在高質、高效調處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同時,把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的觸角向勞動爭議發生地延伸,建立“村企聯合調解共同體”,架構“鎮—管區—村”三級勞動爭議調解網格,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零工市場等納入網格管理,組建了一支由71名企業調解員和46名網格員組成的調解隊伍,通過網格化解決了村域內用人主體小微欠薪糾紛200多件。
針對轄區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多的情況,大汶口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從鏈主企業做起,聯合工會、工貿辦等部門,幫助企業進一步優化企業內部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運行制度,引導80%的企業普遍建立內部申訴制度、協商制度、投訴回應制度,將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延伸到企業內部,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進一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一開始,我對于企業內部制定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并不贊成,但通過實際糾紛的解決,我看到了制度完善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泰安市立邦活塞制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共同調解,能免去企業不少麻煩,減少后期問題處理成本,也能給職工一個交代,及時回應他們關心的問題,增強他們的歸屬感。“為及時了解職工訴求,我們每個季度都會開展職工民主生活會,設立了訴求來信箱、協商室,并公布訴求電話,還會不定期邀請大汶口鎮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調解人員參加交流討論,這些都給企業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帶來了很大的幫助?,F在,企業接近80%的訴求都能在內部解決。”該負責人說。
“近年來,通過勞動爭議各項措施的實施,大汶口鎮平均每年案件數量下降率達15%,最大限度把勞動爭議化解在企業內部、解決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減少勞動爭議案件的發生,架起了勞動者與用工主體的‘連心橋’。”對于工作取得的成效,屈帥驕傲地說。
創新調解模式
推動矛盾化解關口前移
“隨著職工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勞動爭議越來越多元化,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從源頭上減少勞動爭議案件發生,這就為我們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識到了勞動爭議案件的新形勢和新變化,一場“預防先行”的阻擊戰悄然打響。
今年以來,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調解賦能、預防先行”專項行動,指導全市新工業化強市各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建立調解組織。全市各級仲裁機構指導幫助轄區內企業建立內部申訴和協商回應制度,準確把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弱點、堵點和風險點,預見問題和風險,精準扶持施策,引導企業建立勞動爭議預防機制,實現矛盾糾紛化解關口前移,將更多勞動爭議化解在源頭和萌芽狀態。同時,我市還建立完善了仲裁機構和基層調解組織之間的雙向反饋機制,充分發揮了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的“前哨”作用。
截至目前,我市建立完善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調解組織230多家,調處勞動爭議案件160多件,及時有效地為企業化解了矛盾糾紛,為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賦能助力。
【記者 楊文潔】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