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新增感染者數量連續2天大幅下降,疫情總體形勢持續向好
7月13日上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三十四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7月12日0時至24時,臨沂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均為輕型,全部在集中隔離點發現;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3例,其中蘭陵縣30例、蘭山區3例,全部在集中隔離點發現,以上人員均已規范轉運至定點醫院隔離觀察治療。臨沂市新增感染者數量連續2天大幅下降,疫情總體形勢持續向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疫情防控工作中,臨沂市統籌應急處置和人文關懷,結合居民出行需要,合理調整核酸檢測時間,由每天早上定時集中采樣,改為早上、晚上分批次采樣,既滿足居民在上班前、下班后不同時段采樣需要,又避過中午高溫時段,便于采樣人員合理休整,防止人群聚集等待,實現了疫情科學有效處置和保持正常生活秩序一體推進。
疫情期間,蘭陵縣為保障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制定出臺了《蘭陵縣中高風險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方案》,成立中高風險區生活物資保障工作領導小組,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在蘭陵縣界主要交通干道、高速路口等,設置執勤點,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通過蘭陵首發app、微信公眾號等發布信息及防疫知識積極引導群眾。按照110萬人口基數,儲備防護服、隔離衣等215萬件(套),與三家醫藥公司簽訂協議,庫存物資可滿足蘭陵縣3個月、核酸檢測8輪需求;與三家大型連鎖超市簽訂物資代儲及緊急供應協議,儲備各類生活物資可保障全縣群眾需求15天以上。在中高風險區,建立重要物資供應綠色通道,采取線上(電話)訂單,線下“零接觸”送貨,保障群眾生活需要。針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組建社區服務隊,與蘭陵縣120建立救援對接機制,開通綠色通道,閉環轉運就診。摸排需要幫助管理的種植戶、養殖戶,組織服務隊員進行農田管理、牲畜飼喂等。開展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用品價格執法檢查,確保物價穩定。
臨沂是革命老區,形成了“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在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中,偉大的沂蒙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大力弘揚沂蒙精神,聽黨話、跟黨走,積極配合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需要集中隔離的群眾,立即集結,連夜出發,毫無怨言,舍小家顧大家,把疫情擴散蔓延風險降到最低;在高、中風險區的群眾,分別按照“足不出戶”和“人不出區”的規定,自覺配合防控工作,做到管控人員靜下來、病毒傳播停下來。臨沂市風險區以外的群眾,在認真落實核酸檢測、做好個人防護等措施的基礎上,堅守工作崗位,保障交通運輸、防疫物資加工、物資配送等一線需要,維護經濟社會發展正常秩序。廣大群眾踴躍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的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彰顯了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擦亮了“大愛沂蒙”的城市品牌。
疫情期間,臨沂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大力發揚沂蒙精神,沖鋒在前、戰在一線。蘭陵縣組織800多名機關干部進駐中高風險區,抽調1.5萬名黨員干部參與核酸檢測、送物送藥、醫療救治等工作;蘭山區成立了37個集中隔離點臨時黨支部,組建攻堅隊,設置責任區,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同時,針對蘭陵縣集中隔離多為學生這一實際,教育系統黨代表組建9支攻堅隊,重點開展心理輔導等工作。臨沂市共抽調1.4萬多名機關干部,沉到一線參與防疫工作。農村、城市社區、兩新組織等領域黨組織成立黨員先鋒隊7300多支,累計提供志愿服務7.2萬次。同時,堅持在抗疫一線考察識別黨員干部,對1300多名長時間一線作戰的抗疫人員,通過開展談心談話、發放黨員關愛基金、建立輪休制度等方式,加強關心關愛,保障身心健康,所在單位黨組織力所能及幫助他們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確保解除后顧之憂。近期,臨沂市還將評選50名抗疫一線黨員干部,授予“踐行沂蒙精神好干部”榮譽稱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杜輝升 見習記者 王思晴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