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肥城以糧食產業現代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紀實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一直以來,肥城市搶抓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山東省現代農業強縣機遇,以糧食產業現代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探索藏糧于技、藏糧于地、藏糧于管的新技術新舉措新模式,把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這是黨心與民意的同頻共振,更是執政為民情懷的彰顯。

      “科技”藏糧

      滿綠的沃野承載著希望。在肥城市汶陽田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基地,由山東農業大學教授田紀春團隊培育的“山農糯麥1號”,是山東省審定的第一個與普通小麥品種產量相當的糯質小麥新品種。該品種畝產694.96公斤,創了全國特殊用途小麥單產最高紀錄。

      據山農大科教站園管理中心主任韓賓介紹,當前,在肥城1800畝汶陽田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基地內,像田紀春團隊這樣的科研團隊有53個,已累計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余項。他們通過開展創造性研究,將一些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為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我們的農情監測站能根據氣溫、濕度、風速,判斷出可能發生的災害,提前發出預警。53個團隊的專家教授在外地就能‘遙控指揮’種田。”韓賓說。

      “我們已篩選出‘山農28’‘濟麥22’等11個適種優良品種,每年列支3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統一供種,實現了良種全覆蓋,糧食連年豐產豐收,產量穩定在5億公斤以上。”肥城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敏說。

      肥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種植基地,當地依托“汶陽田”品牌優勢,與山東農業大學“聯姻”,推進校地企深度融合,良種、良法、數字三管齊下,推動農業生產規?;?、標準化、品牌化。

      良種還需良法。近年來,肥城市探索實施“技術創新——設備定制——示范推廣”模式,集成應用綠色高產技術,實現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突破99.3%,農藥、化肥減量30%。

      藏糧于技,需要“真金白銀”。肥城市在前期投入4000萬元財政資金,共建泰安汶陽田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今年,計劃投入1500萬元,主要用于科研溫室大棚、農民培訓教育基地、科研示范基地土地流轉及配套等項目建設,鞏固農業創業孵化基地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平臺,實施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造工程,年內將打造數字農業基地20處。

      “減壟”增糧

      在大汶河畔的汶陽田里,綠油油的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大豆鋪展眼前。地頭上,肥城汶香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負責人楊國柱說起剛剛過去的這個麥收,高興地說:“這200多畝土地,去壟后增加了20畝的種植面積,增產效益非常好。”

      楊國柱說的“去壟”,是去年肥城市在全省率先推廣實施的“減壟增地”模式。

      在位于安駕莊鎮安莊五分村的肥城市瑞勇家庭農場,農場主郭瑞勇介紹說,這400多畝土地以前澆灌采用的是大水漫灌方式,必須要有田壟。2017年,他們開始探索水肥一體化,發現取消田壟更有利于增產增收。

      “微噴帶南北長100米,東西每隔2米就有一條,噴水高度在1.5米左右。一體機可以加肥料,水肥一次性操作,覆蓋性很好。我這片土地里鋪設了13萬米多。”郭瑞勇說,“有了微噴帶,就不用地壟了,我只要根據天氣情況、土壤干濕程度和農作物不同生長期,把控好灌溉時間、水肥用量以及灌溉頻次就行了。”

      按照傳統的耕作方法,每條田壟要留35厘米到40厘米左右的寬度,算下來要占去有效種植面積的十分之一左右。“實行‘減壟增地’模式后,每畝土地可增加有效種植面積一分左右,相應的,單產也增加了。”肥城市農業農村局種植管理科科長王梅說,“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增加有效種植面積對于提高單產影響最為明顯。”

      “以1000畝土地為例,采用‘減壟增地’模式,就能比有壟種植多出100畝的有效種植面積。”王梅說,“按照小麥、玉米一年兩作種植,如果兩種作物的平均畝產都增加45公斤,那么增長總量就能分別達到4.5萬公斤。2021年,當地糧食平均市場價格為小麥2.4元/公斤、玉米2.6元/公斤,這樣算下來,種植戶能實現增收22.5萬元。”

      為加快推進“減壟增地”,肥城市投資1500萬元建設汶陽田農高區為農服務中心,進駐專業服務組織117家,通過整村托管方式,為農戶提供耕地、播種、澆地、施肥、收割一條龍精準“配餐”。

      據初步測算,“減壟增地”全面施行后,肥城市45萬畝糧田可增加4.5萬畝有效種植面積。肥城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敏表示,截至目前,肥城市共推廣“減壟增地”模式4.33萬畝,今年計劃新推廣“減壟增地”模式5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4.4萬畝。

      “全鏈”管糧

      “企業直接來收糧,優質糧價格高于市場均價10%,每畝能多增收200多元。”與富世康合作多年的石橫鎮種糧大戶孫元榮說。

      據了解,山東富世康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從田間到餐桌的小麥全產業鏈企業,把一粒小麥做出了百般花樣,先后被評為全國小麥加工50強企業、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好糧食成就好企業,我們僅在汶陽田腹地和種糧大戶、合作社簽訂的小麥種植基地就有10多處。”山東富世康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冉德成說。

      目前,肥城市推動糧食全產業鏈開發,培育富世康、福寬生物、眾成科技等36家糧食加工企業,糧食就地加工轉化率達到80%;借助龍頭企業打造“汶陽田”優質農產品區域品牌,培育中國馳名商標、省級企業產品品牌分別達到3個、5個。

      前不久,肥城市跨入山東省現代農業強縣10強名單,是泰安市唯一,省財政將給予1億元資金支持。這是繼入選第一批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后,肥城市再次在農業領域獲得金牌榮譽,既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肩扛責任與擔當,近年來,肥城市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農業,努力在泰安當排頭、全省爭一流、全國創先進。

      為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肥城市積極融入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制造,著力打造現代食品產業鏈。據肥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趙勝文介紹,肥城市今年將重點推動計劃總投資64.07億元的23個食品產業項目,力爭年內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推動規模化種植,建成高標準農田50萬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在110萬畝左右、5億公斤以上;推動標準化生產,建成43處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動市場化營銷,在全省率先建立阿里數字鄉村產地倉,創新“前店后倉”模式,發展直播帶貨、直供直銷等新業態;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推動肥城農產品走出田間、跨向云端……

      目前,肥城市注冊農產品商標600多個,擁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1個;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8.6萬畝,流轉率達到48.3%;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3126家,帶動90%的農戶參與規?;洜I,讓農民在產業鏈上獲得更多收益。

      2021年,肥城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21.8億元,增長10.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96元,增長10.2%。先后獲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國家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縣等10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王玉 特約記者 紀宗玉 通訊員 劉龍】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