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都鎮鍛造黨教培訓鏈條 賦能黨員素質提升
近年來,果都鎮黨委聚焦黨員教育培訓整體鏈條,在組織保障、教學資源、培訓內容和考核評估上精準發力,增強黨員教育統籌性、針對性和創新性,持續強化學用成果轉化成效,為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活力”。
聚焦“怎么干”提升黨員教育統籌性
構建完善“六有”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建全組織架構。制定出臺《果都鎮黨校工作職責》《黨員教育專職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成立由黨委書記任校長,組織委員任副校長,其他相關同志為成員的校委會,劃撥事業編制2人,專崗專用,做到分工明確,密切配合;建強教學陣地。積極探索“一軸兩翼”黨員教育新途徑,投資380余萬元,建成可容納150人的鎮中心黨校,投資100余萬元,分別打造瑞谷莊村“大屋窖”教學課堂、鳳凰嶺櫻桃種植基地和莫莊“地企融合”服務中心等多個教學點,延伸黨校觸角;建好師資隊伍。通過內任外聘相結合的方式,聘請市委黨校6名教師為外聘講師,吸收黨政班子成員、優秀黨組織書記、“土專家”、老黨員、身邊榜樣等人員,組建30余人的師資隊伍,切實提高辦學質量。
聚焦“教什么”提升黨員教育針對性
全面摸清基層黨員培訓需求,年初制定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教學課程。教政治理論。聚焦七個方面基本任務,堅持以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為“看家課”,結合實際融入地方特色課程,根據需要補充各類綜合知識,形成“2+1+N”總體教學布局;教理想信念。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黨員教育始終,依托鎮中心黨校打造“紅色果都”、“廉政果都”等精神家園模塊,使黨員傳承紅色基因,補足精神之“鈣”;教產業技能。在“大屋窖”教學點,立足農民對種植技術的需求,推出“田間小課堂”,聘請科技指導員提供果樹種植、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在莫莊教學點,立足企業發展需求,推出“車間小課堂”,重點培訓車床操作、機械加工等技術人才。
聚焦“怎么教”提升黨員教育靈活性
緊扣黨員干部教育目標任務,著力提升黨員教育培訓靈活度,滿足黨員多元化、差異化、全天候學習需求。“理論+實踐”。靈活開展主題黨日、“學習沙龍”等活動,推進理論學習走深走實、入腦入心。強化實踐鍛煉,在急難險重崗位設置黨員先鋒崗,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學+送學”。利用村委會議室及“村村響大喇叭”,每月不定期開展黨建知識集中講解和廣播宣傳。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及流動的黨員,建立結對關懷課堂、流動黨員聯絡群等,主動送教材、送黨課,確保黨員教育全覆蓋;“線上+線下”。線上依托微信群、微信公眾號、 “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等平臺,實時發布黨的思想理論、黨內法規等內容,展播優質黨課。線下以黨員需求為導向,實施“菜單式培訓”,讓基層黨員“點菜”、鎮黨校“配菜”、黨校教師“上菜”,讓基層黨員“對胃口”“易消化”。
聚焦“好不好”提升黨員教育實效性
圍繞黨員教育管理考核方式,建立三個機制,強化結果運用,確保黨員培訓取得實效。建立黨員學習評價機制,確保“學得好”。將學員評價貫穿黨員在校培訓全過程,給每名參訓黨員生成個人教育培訓檔案,通過“分組研討+測試驗學+實操演練+心得分享”對黨員培訓情況進行檢驗,結業時黨校撰寫黨員學習評語,放入個人教育培訓檔案,真正使黨員教育培訓情況與評先樹優、推薦提拔相掛鉤;建立黨員積分評估機制,確保“效果好”。由鎮黨校和組織部門組成評估小組,對參訓黨員進行跟蹤調查,將黨性覺悟、志愿服務、工作表現等方面實施動態量化積分,定期反饋到黨員所在黨組織,激勵黨員不斷提高為民服務意識,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建立黨校反饋問效機制,確保“作用好”。向完成培訓的黨員發放培訓質量測評表和征求意見表,收集分析數據,動態調整教學課程,每半年召開一次黨員教育培訓聯席會議,對培訓情況進行總結盤點,查漏補缺,科學制定下年度教育培訓計劃。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喬冉 通訊員 張敏 辛浩】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