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主任張愛華:與時間賽跑的病毒“偵探”
速度在工作中意味著什么?對于泰安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主任張愛華來說,速度就是與病毒賽跑,最大程度防止疫情蔓延,保障群眾健康。
張愛華從事傳染病防控工作已有28年。經歷過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2014年和2015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諸多突發傳染病應急事件的她,不僅具有豐富的傳染病防制經驗,更具有豐富的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經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張愛華作為泰安市疾控中心流調隊隊長,在多起聚集性疫情的調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還原確診病例活動軌跡, 準確找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及時做好管控……一例確診病例的流調報告看起來只有幾行的活動軌跡,但背后卻是流調隊員不眠不休的排查。“當接到病例報告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對感染者及有感染風險的人群進行面對面或電話問詢,隨后對他們進行分類、對場所風險進行劃分,以此為依據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在張愛華看來,流行病學調查好似偵察破案,是一個去偽存真、抽絲剝繭的過程。作為一名流調隊員,她需要在與流調對象的對話中,仔細梳理每一個環節,認真分析流調對象活動過程,在千頭萬緒的流調數據和信息中,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最全、最有用的信息,及時控制風險點,以有效地遏制疫情的蔓延。
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非常迅速,每耽誤一分鐘就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作為一名流調人員的張愛華是與病毒賽跑的人。“3月1日我接到支援流調的任務后立刻奔赴黃島,晚上九點下火車,到達工作大廳就接著投入工作,一刻也不敢停歇。3月4日又從黃島轉戰到萊西支援,抵達的當天又是一個通宵的奮戰。”張愛華說。
在萊西10天中,她晝夜不分、電話不斷、步履不停,共參與了80余病例或可疑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同樣的一幕幕也在泰安疫情處置現場上演。3月24日在收到良莊鎮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張愛華帶領隊員們立刻奔赴現場。她積極主導流行病學調查,通過研判風險人群及風險場所,提出管控措施,追蹤管控結果,為阻斷疫情傳播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當下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工作中,張愛華帶領隊員認真及時處理省外市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協查信息,準確對風險人員進行分類,追蹤落實每個風險人員的管理情況。與此同時,她還堅持多病同防,帶領全科同志做好常規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比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布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病等。“由于夏季氣溫高,細菌和微生物很容易在食物上繁殖,吃了變質的食物會引發急性胃腸炎或感染性腹瀉。近期我們就處置了一起感染性腹瀉病的聚集性發病。當接到報告時已是下班時間,但任何人沒有猶豫,立刻行動去現場調查處置。”盡管當日回到家時已是凌晨,但張愛華表示,在各種緊急處置的情況中,這還不算晚。令她欣慰的是,查明了該起突發情況的病原,查清了導致該情況的危險環節,可以避免今后同類事件的發生。
由于成績突出,張愛華曾先后榮獲泰安市非典防治“十大杰出青年”、“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泰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省抗擊新冠疫情“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作為一名疾控人員,她將守護群眾生命健康自己使命牢記在心,堅持用堅守詮釋責任,用奉獻彰顯擔當,書寫著疾控工作者的風采。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李皓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