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立醫院主任趙名娟:妙手回春贏得患者信任
“代駕小哥肢體活動完全恢復了!”病房里傳來醫生護士一陣歡呼……
前不久,一個28歲代駕小哥在騎行途中突然昏倒,連車帶人摔在馬路上,突發右側肢體全癱,生命危在旦夕。泰安市立醫院急診科迅速開啟綠色通道進行救治。一位年輕的女醫生為其認真檢查并確診腦卒中,立即對其采取溶栓治療,并全程陪護,半個小時后患者右側肢體能活動了,3個小時后身體恢復往常。小伙子激動地對救治他的女醫生說:“謝謝您救了我!謝謝您救了我全家!”這位被患者稱作救命恩人的女醫生叫趙名娟,是泰安市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在市立醫院,只要提起趙名娟和她帶領的神經內科團隊,大家都贊不絕口,夸她們不但醫術高,對患者也非常細心、有耐心。
趙名娟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神經內科專業就讀,研究生畢業,2006年來到原解放軍第88醫院工作。2019年,她應邀來到泰安市立醫院,挑起了組建神經內科的重任。
參加工作不久,趙名娟遇到了一位患者,印象很深刻。一位39歲男子因精神類疾病被送到醫院。他的家人說,他27歲開始發病,曾去過多地看病,始終沒見好轉,“瘋”的程度卻越來越重了。趙名娟仔細檢查,發現這名男子并非有精神疾病,而是患了一種罕見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可是由于患病時間太長,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此事讓她感到非常傷心。
“有些事情做錯了可以重來,但生命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醫生直接跟生命打交道,必須看準病癥根本,容不得一絲馬虎!”趙名娟說,一定要為每一位患者認真查找病因,決不輕易下診斷結論。
神經專業是非常重要的專業,人類的罕見病幾乎有90%集中在神經系統。很多神經內科患者交流起來很困難,給問診帶來不便,這就要求醫生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趙名娟用叩診錘、音叉等工具,借助先進的醫療設備,通過仔細分析,為很多病人確診了病情。
懷著對醫學工作的一腔熱情,她每天不是在門診,就是在查房;不是為病人診治,就是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學習各種醫學文獻,一年到頭風風火火,一刻也閑不下來。趙名娟查房非常認真,一般情況下別的醫生可能需要半個小時,她卻要用更多的時間。她會認真觀察病人的點滴變化,了解更多細節。一位腦?;颊哒f:“我去了很多地方,到過很多醫院,但沒有一位醫生像您一樣給我從頭到腳檢查得這么詳細!”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成為導致人類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不典型,導致一些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很容易延誤病情。”趙名娟憂心地說。
一位使用呼吸機100天的76歲重癥老人,經趙名娟詳細檢查后,確診老人患的是一種特殊的周圍性神經病。經過她的精心診治,老人的生命被成功地搶救回來。老人的家屬經常給趙名娟發來老人近況的視頻,趙名娟鼓勵他加強康復鍛煉,老人的身體也漸漸恢復。
一位58歲的女士在21歲時被牛撞倒,出現眩暈,從此連續37年癥狀不減,而且愈加嚴重。經過趙名娟仔細檢查后,確診為多個半規管脫落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即耳石癥),通過6次手法復位治療,病人竟然痊愈了。
平時,趙名娟要求自己科室每名醫生都要重視患者自身的個體差異,問診時不要輕易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要尋根究底找病因,敢于在“生命禁區”中探尋生存密碼。每當遇到疑難雜癥,趙名娟總會主動查閱文獻,組織科室醫生一起進行病例討論,邀請專家會診。為提高全科室人員的業務水平,趙名娟堅持每周組織一次專業知識學習,分享診療經驗,提高診療水平。
多年的臨床實踐,讓趙名娟養成了說話快、走路快、思維快,雷厲風行的性格和工作作風。
在小女兒兩歲的時候,為了掌握更新的技術,她外出學習了半年,回來后女兒都不認識媽媽了。平時,工作很忙,顧不上孩子,有時小女兒對媽媽有意見。“奶奶太偏向媽媽了!為什么媽媽每天回來這么晚?為什么總要等媽媽回來才能吃飯?”因為趙名娟每天下班后還要查一次房,到家總是很晚,可老人總是要等她回來一塊吃飯。
“作為一名醫生,一名黨員,我一定不忘初心,堅定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為更多患者早日擺脫病魔而努力。”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帶領全科醫護人員日夜兼程地為患者忙碌,兩年多時間市立醫院神經內科從無到有、從優到精,已發展成為患者最信任的科室之一。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王磊 通訊員 李燦勇 李元鵬】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