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名嘴”拉家常 泰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拉理論宣講“接地氣”
7月5日,在泰山區泰前街道金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廣場,志愿者袁明英用拉家常的形式,繪聲繪色地為居民宣講泰山文化。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宣傳現場仍吸引了40多名居民參加。大家熱情高漲,自發帶著小馬扎、小板凳前來聽講,不時鼓掌稱贊。這是泰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積極創新宣講方式,使“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宣講內容“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泰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持續打造了“營養快線”“云課堂”“小馬扎”微宣講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宣講品牌,組建“百姓名嘴”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講團,不斷創新宣講內容和形式,將“大道理”變為“小故事”,“普通話”變為“地方話”,讓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使文明的節奏與群眾的步伐同頻共振,深得群眾喜愛。
建強“百姓名嘴”隊伍
讓理論宣講更“親近”
“百姓名嘴”宣講員隊伍中,既有全國擁軍優屬模范、威望黨員、鄉賢能人,也有被評為“好媳婦好婆婆”“中國好人”“山東好人”“泰安好人”的先進人物。泰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積極挖掘身邊優秀人物資源,把講臺交給群眾,把話筒交給居民。“泰安好人”袁明英在革命先驅碑刻前為社區居民宣講了范明樞同志的早年經歷、教育生涯、英勇抗日的動人故事,引導黨員群眾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除此之外,袁明英還定期為泰山馮玉祥小學、泰安市直機關幼兒園、愛民幼兒園、市老年大學等單位開展志愿理論宣講,讓更多的幼兒、青少年、老年人了解泰山文化。在宣講團中,像袁明英這樣的身影不在少數:全國擁軍模范賈美榮每年宣講10余場;水牛埠村“好媳婦”高萌萌化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宣講員,在泰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岱峰紅色紀事館向前來參觀的黨員、群眾宣講當年發生在泰北縣和岱峰區的抗戰故事;泰山區財源街道大橋社區志愿者李鋮鋮面向轄區幼兒開展了“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從幼兒做起”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防溺水主題宣傳,進一步加強了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防溺水宣傳教育……
用好身邊陣地
使理論宣講更靈活
無論是講臺會場,還是廣場露臺,隨處都是文明宣講的好場所。泰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因地制宜用好各類場地、盤活各類資源,充分用好如泰山國際文化大數據產業城、邱家店北王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舞臺等特色陣地,組織黨員群眾就近“打卡”學習,還靈活運用社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區、庭院、樓宇、田間地頭等現場,為群眾送“講”上門。
在泰前街道上峪村原村舊址處,村黨支部書記譚啟利經常給全村黨員群眾拉家常進行理論宣講,讓大家不忘革命奮斗精神,永葆為民服務初心。近年來,上峪村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但村里仍保留著一部分過去的石頭房子,為文明宣講提供“物質記憶”。
除此之外,泰山區還創新線上線下融合貫通,打造以掌上、網上、屏上為特色的全方位、立體化宣講方式,制作了《常叩門——科大社區志愿服務項目》等微視頻,并借助網絡平臺廣泛宣傳,深受好評。
講好“鮮活”故事
實現理論宣講“零距離”
“母親以前總是把家里的每個人都照顧得特別好,現在已百歲高齡,臥床不起,我怕母親營養跟不上,每次都用近10種不同的蔬菜加上面條、饅頭等主食磨成糊糊喂給她。怕母親長褥瘡,我除了定時給她翻身、擦洗等,還在母親的床上鋪了近10層墊子……”在圣華社區,“山東好人”李秀菊正將自己孝老愛親的事跡,向居民娓娓道來。“百姓名嘴”基層宣講員多用樸實無華的家常話,用老百姓身邊的故事,來增強宣講內容的吸引力,用真情打動聽眾,實現宣講員與群眾心與心之間的“零距離”。志愿者高榮耀則把自己日常健康生活的小常識編成了快板書,通過文藝宣講的形式,讓群眾坐得住、愿意聽、記得牢。
泰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百姓名嘴”宣講團志愿者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到居民樓院、田間地頭進行宣講,實現了由群眾“跑腿”聽報告向“百姓名嘴拉家常”的轉變。如今形式多樣的理論宣講活動在泰山區廣泛開展,把話筒交給基層志愿者,把群眾變成宣講主角,泰山區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載體展開宣講,使社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學習的大課堂,奏響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最強音”。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秦浩】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