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減災委辦:濱州等沿海市重點防范海洋災害,視情況停止海上作業
7月6日8時,山東省海洋預報臺發布風暴潮藍色警報,受出海氣旋影響,預計7月6日中午至7日中午,萊州灣和渤海灣沿岸將分別出現40到80cm以及30到60cm的風暴潮增水。其中,濱州港將于7月6日夜間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濱州市預警級別為藍色。省減災委辦發布通知要求,各沿海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獲取、跟蹤氣象海況預報預警信息,充分做好防范準備,海洋部門要加強短臨預警預報,準確、高效、及時發布海上風險預警信息。
各沿海市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防波堤、水閘、港口碼頭、海產養殖等海岸和海洋工程設施的巡查排查,遇有情況及時上報。要充分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勢,必要時組織海洋、水利、氣象、海事等部門加強動態會商,加密風暴潮期間會商研判,精準研判風險,及時發布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
各沿海市、特別是濱州市,在切實做好海洋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的同時,要做好重點防范。一是強化預警與響應聯動,指導督促提前轉移、疏散或撤離易受海洋災害威脅群眾,并予以妥善安置,堅決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二是要突出夯實基層防御責任,看緊臨海建房、重要基礎設施、在建工地、沿海旅游景區和學校、醫院、集鎮等人口密集區,加大對船舶航行通道密集區和船舶事故高風險區域的檢查頻率,確保防御責任“無縫隙”“全覆蓋”,要及時將預警預報信息傳達到相關防災責任人及群測群防員。三是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漁業)和海事部門收到最新天氣預警信息后,務必于5分鐘內發送至每一個包保責任人,船舶包保責任人要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發送到包保船舶。四是做好養殖水產設施和養殖漁排的維護、加固等防御措施,加強海堤、水閘等設施巡查,薄弱地區和危險地區的海堤及時加固除險。
要視情況關閉或者限制使用易受海洋災害危害的核電、化工、港口等重點目標,控制或者限制沿海公共場所的活動;視情況停止海上生產作業活動(特殊行業除外),組織海上作業人員撤離上岸。組織各類船只回港避風,漁業生產領域嚴格執行渤海灣客滾船“逢七不開”制度,藍色預警期間各類漁船一律不允許出海。航運企業有中小型貨船航經水域24小時內存在8級以上大風天氣的,要及時提醒并指導船舶選擇合適的錨地避風待航,嚴禁冒險開航。
各沿海市、特別是應急管理部門帶班領導及值班人員要24小時在崗在位,相關負責人要保持24小時通信聯絡暢通。遇有重大險情災情,在做好先期處置的基礎上,要按規定立即上報,不得漏報、遲報,更不得謊報、瞞報。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