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0名黨員兜起群眾“雞毛蒜皮”事
新泰探索推行“一區五責”城鄉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11630名黨員兜起群眾“雞毛蒜皮”事
“前段時間,我們的黨員牛保泉在村里巡查時發現一根路燈桿存在老化易損的問題,隨即對全村的路燈桿進行了檢查,目前我們已經趕在雨季到來之前對全村64根路燈桿進行了更換。”談及實施“一區五責”黨員責任制的成效,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河村黨組織書記王公安成就感滿滿。
“一區五責”只是新泰市實施多種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模式的一個成功例證。近年來,新泰市大力實施“紅色家園”計劃,積極鼓勵各村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網格化基礎上,因地制宜,采取一區五責、黨員聯四鄰、“曬大擂比”等多種社會治理模式,黨建實效真正轉化為為民服務辦實事、增強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的鏈條,用11630名農村黨員作為網格最牢固的支點,兜起了群眾的“雞毛蒜皮”事,群眾參與率、滿意度、獲得感顯著提升。
一區五責
不拿錢的“村干部”
“負責你們家的聯系黨員你們覺得怎么樣?有沒有經常來上門了解情況?最近家里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在新汶街道大河村,每過一段時間,王公安都會溜達著進村民家中去問一問。
近年來,為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河村創新實行了“一區五責”黨員責任制,黨組織書記包村“兩委”成員,村“兩委”成員劃片包黨員,全村34名黨員按照居住就近的原則劃分為若干個責任區,每名黨員聯系包保8至10戶村民,黨員對責任區內所包保聯系戶的“環境衛生、疫情防控、社會治安、矛盾調解、移風易俗”負全責。
為了充分調動黨員為群眾服務的積極性,大河村每年年初都會召開黨員承諾大會,簽訂目標責任書;每月召開例會,對責任區工作點評梳理,對工作情況進行匯報;每半年組織全體黨員對各個責任區進行觀摩檢查,現場打分,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年底組織群眾進行集中評議,評先樹優。
通過實行“一區五責”黨員責任制,大河村充分激發了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黨員成了“不拿工資的村干部”,有力地推動了村級工作的開展。“一區五責”制度實施以來,大河村黨員累計為群眾解決各類問題260余項,全村四網全部入地,道路硬化率達到95%,大河村也成為“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
“一區五責”是新泰市在推行社會治理“網格化強基工程”中實行一網統管的一個縮影。新泰市著眼劃小網格、織密網眼,按照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管理服務、有利于整合資源的原則,將黨建、政法、公安、民政、人社、環保、應急、市場監管、綜合執法9個部門網格職責、人員、經費整合成一張網,完成“九網合一、一網統籌”。
“通過黨員在自己片區實時巡查走訪,梳理風險,發現問題及時調處、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實現‘網格無小事、一網全解決’。”據新泰市政法委副書記魯法文介紹,目前新泰市共劃分網格2234個,全部建立黨組織,每個網格平均服務219戶570人。如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已成為現實,做實了黨建引領治理的“微單元”。
黨員聯四鄰
兜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找別人不得花錢嘛,我是黨員我不要錢。”這是新泰市谷里鎮于棗林社區黨員于躍利最常說的一句話。從修水管到修理家庭電路,熱心腸的于躍利成了社區居民心中的“全能義工”。
“由于工作關系,我經常去鎮上,樓棟里有在網上買東西的都會讓我幫忙捎著快遞,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捎300多件。”出門的時候帶走樓道里的垃圾,回來的時候為居民捎著快遞,這成了社區黨員于松的生活日常。
于棗林社區共有6棟居民樓227戶住戶,黨員20人,為了更好地發動黨員為群眾服務,社區從制度層面入手,制定了《“黨員聯四鄰”制度實施方案》,在對村內所有黨員逐一摸底核實的基礎上,因需設崗、因事設崗,設立經濟發展、思想教育、環境整治、民事調解、文化健康、村務公開監督6大類“志愿服務崗”,并確定崗位職責。依據崗位屬性及黨員自身實際情況,通過自我推薦、黨員互薦、組織推薦等方式,實現全村12名在家黨員的定崗定責全覆蓋,從一根小水管、一件小包裹的“雞毛蒜皮”里,兜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新泰市堅持把黨建引領城鄉網格化治理作為創新社會治理的基礎工程、民心工程來抓,按照“一長多員”配備標準,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任總網格長,“兩委”成員任網格長,黨員任網格員,該市共選配總網格長880名、網格長1199名、專兼職網格員2754名、網格協管員2365名、“雙樓長”4995人,11630名農村黨員包片聯戶,形成了“支部當好引領、黨員帶頭服務、村民共同參與”的城鄉網格化治理新局面。
“曬大擂比”
營造比學趕超好氛圍
“我家是村里的‘初心小院’,閑著沒事周邊幾個黨員就會來小院里聚一聚,聊一聊村里的事,商量一下怎么幫群眾解決遇到的問題。”作為“初心小院”負責人,新泰市西張莊鎮小白沙村王蓮香的家成了周邊6個黨員的聚集地。
初心小院是小白沙村為給黨員提供學習交流平臺特意打造的,利用初心小院,村里定期組織黨員進行學習交流,網格員及時與群眾商討村里的大事小情,增加了情感溝通,減少了矛盾隔閡,聚齊了人心。“今年初,有村民在‘回音壁’上提出了村里有段排水溝不通這一問題。得知問題后,我們接著找挖掘機進行了清淤。”小白沙村黨支部書記范慶國說,為及時收集群眾訴求,他們在村里設立了“回音壁”,開展了煩事包辦、急事快辦、難事代辦、小事幫辦“四辦”服務,真正在群眾中樹起了威信。
“我們這里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網格員大比武,將群眾滿意度納入考核內容,設立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讓黨員們把奉獻比起來。”新泰市西張莊鎮明德社區黨組織書記孫文斌告訴筆者。
孫文斌口中的“大比武”是新泰市西張莊鎮持續深化“曬大擂比”機制的一個縮影。當地通過班子成員曬業績、村黨支部書記大比武、村“兩委”干部擂臺賽、共產黨員比奉獻等形式,營造干事創業“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同時,該鎮還將“曬大擂比”機制引入網格化治理中,讓網格中的黨員們比起來,使服務群眾成為社區黨員的自覺行動。
前段時間,明德社區的獨居老人明京英不慎受傷,行動不便,黨員潘慶嬌得知情況后主動靠了上去。無論是去做核酸檢測,還是去醫院檢查身體,潘慶嬌每次都積極上門用輪椅推著老人去,貼心的服務贏得了老人的稱贊,“多虧了小潘,要不然我去衛生室做檢查都不知道怎么去。”在5月份明德社區網格員大比武中,潘慶嬌獲得了二等獎。
除了“曬大擂比”機制,新泰市還建立了市、鎮、村分級負擔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由市財政每年落實網格專項工作經費,出臺《星級網格評定辦法》,每年評選表彰優秀網格長、優秀網格員、最美樓長、最美協管員;將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納入新泰市綜治工作(平安建設)考核內容,并根據考核情況確定網格長、網格員待遇。
“網格工作直接面對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作用發揮如何,老百姓感受最真切、最客觀,必須凝聚各領域黨員融入網格,堅定不移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讓群眾受益,更讓群眾滿意。”新泰市委書記宋鴻鵬說。
特約記者 趙潔 通訊員 張麗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